咱平常开车,最怕的就是收到罚单,那感觉,就像吃了个苍蝇,心里膈应得慌。最近我一朋友就碰上了这么件糟心事,在区间测速限速 120 的路段,他一路小心翼翼,盯着车速表,平均车速也就 110,结果呢,还是收到了罚单,这可把他给郁闷坏了,直呼想不明白。其实啊,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区间测速那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规则。
咱先得弄清楚区间测速到底是咋回事。区间测速,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段路上设置两个监测点,车辆经过第一个监测点时,系统记录下时间和车辆信息,等车辆通过第二个监测点,又记录一次。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差,再结合这段路的长度,就能算出车辆在这段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打个比方,一段区间测速路段长 60 公里,限速 120 公里每小时,那理论上,你得用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跑完这段路,平均车速才不会超速。要是你跑得太快,25 分钟就跑完了,那不好意思,系统一算,你的平均车速达到了 144 公里每小时,妥妥的超速没跑了。
按道理讲,我朋友平均车速 110,没超过限速 120,不应该被罚呀。可问题就出在,区间测速可不单单只看平均车速。在整个测速区间里,还分布着不少定点测速摄像头呢,这些摄像头是用来抓拍瞬时车速的。很多人都跟我朋友一样,心里想着,在区间测速路段,前半段开快点,比如飙到 140,后半段再把车速降下来,保持在 90 左右,这样最后平均车速能控制在 110 左右,就不会超速了。但他们没料到,当你以 140 的时速风驰电掣般经过那些定点测速摄像头时,大概率就已经被抓拍了,这就属于超速行驶。要知道,在限速 120 的路段,一旦瞬时车速超过 144 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超过限速的 20%,就会被认定为超速 20% 以上未达 50%,按照规定,罚款 200 元,还要记 6 分,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太不划算了。
除了瞬时速度超标这个原因,还有一些特殊路段也得格外留意。在高速公路上,像隧道、桥梁,或者事故多发区这些特殊地段,限速要求往往会更低。就拿隧道来说,一般限速也就 80 公里每小时。要是在这些特殊路段,你还按照 110 的速度行驶,没注意到降低的限速标志,即便整体平均速度没超,也会因为违反特定路段的限速规定而被处罚,这 6 分扣得一点都不冤。
另外,咱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车速,和实际车速其实是有误差的。根据国家标准,车速表允许有 0 - 10% + 4km/h 的正偏差。也就是说,当你仪表盘显示车速是 110km/h 的时候,你的实际速度可能已经悄悄接近或者超过 120km/h 了,这时候被监测设备检测到,自然就会被认定为超速行驶。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导致扣分。要是你在驾驶过程中,同时存在其他交通违法行为,比如没系安全带,或者开车玩手机,交警可是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合并处罚的。本来可能只是一个小违章,结果多项加起来,就变成扣 6 分的大罚单了。
所以啊,各位开车的朋友,在经过区间测速路段的时候,可别心存侥幸。一定要全程都按照限速要求行驶,不光要注意平均车速,更要留意瞬时车速,碰上特殊路段,提前减速,看好限速标志。同时,也要多留意仪表盘车速和实际车速可能存在的误差。安全驾驶,文明出行,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只要咱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罚单自然也就不会找上门来啦。
好啦,今天关于区间测速的事儿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大家出行平安,一路顺风,干啥都发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