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上最贵的铁皮”-京牌,谈92式车牌所隐藏的诸多秘密

“玻羊车界”曾在历史文章(发布于2018年2月4日,标题为《中国车牌已发展至六代,小小一块铁皮,记述我国汽车变迁》)中,中国车牌的演变历程。而目前全国统一采用的“92式车牌”,便是在1992年经大庆、乌鲁木齐等地试验后,于1994至1995年间向全国推广,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车牌。

当时那篇文章引来了不少读者留言,其中有人戏称它为“世界上最贵的铁皮”。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居民来说,“92式车牌”无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复杂的印象。

常言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然而,对于这块所谓的“铁皮”,即便你财力雄厚,也未必能轻易获得。

回顾历史,2010年12月23日北京颁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限购令”,从2011年1月26日开始实施车牌摇号……

在此,我们不对这一热点话题进行过多评论。而是想与那些对“92式车牌”充满兴趣和期待的读者一起,探讨一下这块车牌背后的故事,以及挂着同样车牌的各地车辆,如“翼”、“川”、“黑”、“赣”等,所承载的不同信息和故事。希望这能带给大家一丝精神上的慰藉。

从分类上来看,“92式车牌”主要包括小型汽车号牌、大型汽车号牌、电动汽车号牌(分大小型)、使馆用车号牌、警用/军用号牌,以及特种用车和临时号牌等几大类。这些车牌在样式和颜色上都有所区别,例如白底黑字(或红字)通常是警用/军用号牌,黑底白字代表使馆号牌,黄底黑字则多用于大型车辆、挂车和教练车。而白绿底色黑字的是电动汽车号牌,蓝底白字的则是我们常见的小型客车号牌。

单个“92式车牌”的前两位由汉字和字母组成,这两位字符主要表明了车辆的来源地(北京地区除外)。

具体来说,车牌的首位简体汉字代表各一级行政区,而第二位的字母则通常代表各行政区下的地级市、自治州等二级行政区(北京除外)。不过,各地在车牌使用规则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会有所差异。

综合来看,这些规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直辖市的车牌,通常按照年份顺序排列,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这种排列方式意味着,字母越靠前,车牌的发放时间就越早。例如,北京市的“京A”车牌就表明这辆车购买得很早,车主可能很早就拥有了财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京B”车牌并不代表“富二代”,因为北京市车管部门将所有“京B”号段都分配给了出租车和其他运营车辆。

后续出现的“京G”、“京H”等车牌,或者是“京+字母+数字+字母+数字”的排列方式,则可能意味着这些车牌是通过摇号获得的。数字和字母的穿插越无序,可能意味着车牌摇到的时间越晚,车主的运气也就越好——或许可以考虑去买买彩票试试手气。

第二类车牌是按照辖区内的空间位置来安排字母顺序的。目前,福建是国内唯一采用这种方式的地区。他们以福州为原点,顺时针依次排序车牌字母。

第三类则是按照传统的地理分区来安排字母顺序的,目前只有海南采用这种方式。不过,在2016年海南省进行新号牌调整时,曾出现过三沙市没有“琼”字头号牌的情况,导致一段时间内只能使用临时号牌。

第四类车牌是按照经济能力、人口和上牌数量来安排字母顺序的。这种方式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中比较常见,如广东省。广东省的车牌就是以省会广州(粤A)和经济特区深圳(粤B)为优先进行排列的。

最后一类车牌是按照自1992年实行的行政区划代码来安排字母顺序的。例如河北(翼)、内蒙古(蒙)、辽宁(辽)、安徽(皖)、江西(赣)等地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从实用角度来看,第五类、第三类和第二类车牌的排序方式对于车辆的管理和追查都非常有利。而第四类车牌则兼顾了第一类和其他几类的特点。唯独北京的车牌排序方式不太直观——除了能证明车辆的购买顺序外,很难一眼看出车辆具体属于哪个城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相近字母与数字之间的混淆,在发放民用号牌时会避开使用字母I和O(因为它们与数字1和0外观相似)。这两个字母通常只用于机关或行政用车。

从“世界上最贵的铁皮”-京牌,谈92式车牌所隐藏的诸多秘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