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咱今天聊点顶顶要紧的!
最近这天儿,简直是铁板烧模式,出门走两步,汗水就跟水龙头没关紧似的。
不开冷气?
车厢立马变身移动蒸笼,对自己也太不厚道了!
可一旦启动冷气系统,油表指针就跟自由落体似的往下掉,心疼得恨不得把油箱焊死!
“冷气开一小时,油箱没了一大格?!” 听到这说法,我当时就傻眼了!
这是在烧汽油,还是在烧钞票啊?
别慌,今天用车社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冷气与油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亮明观点,冷气一开,燃油消耗铁定增加,而且幅度还不小。
实测数据显示,在制冷模式下,油耗最高能攀升近三成!
特别是那些小排量的座驾,那感觉,就像让个小个子背着个重量级选手爬楼,动力瞬间变得迟缓笨拙。
这又是为哪般呢?
这就得从汽车冷气系统的工作机制说起了。
冷气系统里头最关键的部件是压缩机,这玩意儿可不是靠电力驱动的,它得仰仗发动机的带动!
简单来说,发动机必须分出一部分动力来驱动压缩机运转,压缩机才能实现制冷。
这就像什么?
就像你一个人埋头苦干,突然来了个添乱的,非但帮不上忙,还得你分心照料。
因此,冷气开得越猛,发动机的负担就越重,燃油消耗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我之前做过一个实验,驾驶一台1.5升排量的轿车,开启冷气爬坡,油耗直接飙升超过两成!
要是遇上堵车,那油表指针下降的速度,比我脱发还快!
想必有人会说:“不开冷气,打开车窗通风呗!这样能省油!”
这话对不对呢?
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
在车速较低的情况下,比如低于80公里/小时,打开车窗确实能节省一些燃油。
然而,一旦驶上高速公路,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才是真正的“油耗杀手”!
你打开车窗,车身所受到的阻力增大,发动机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维持车速,燃油消耗自然也就居高不下。
因此,在高速公路上打开车窗,无异于“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难道咱们就只能在“桑拿房”与“加油站”之间做出抉择吗?
当然不是!
用车社今天就传授大家几招,让你既能享受清凉舒爽,又能节省开支。
首先,切忌盲目操作!
有些车友,车内冷气出风口被杂物堵塞得严严实实,还拼命地将温度调至最低,结果汽油都快烧光了,车内依旧闷热难耐。
这纯粹是与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还有些车友,熄火前忘记关闭冷气,下次启动车辆时,压缩机便会随着发动机一同启动,那一瞬间,发动机颤抖着“吞噬”燃油的景象,着实令人心疼。
再者,温度并非越低越好!
许多人一上车,便习惯性地将温度调至最低,恨不得将车厢变成“冰窖”。
殊不知,高于22摄氏度时,每降低1摄氏度,便会额外消耗百分之二的燃油!
眼下油价居高不下,你这样一摄氏度一摄氏度地往下调,烧掉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因此,将温度设定在25摄氏度左右,既能保证舒适性,又能兼顾经济性,岂不美哉?
此外,车辆在烈日下暴晒后,切勿立即开启冷气!
正确的做法是,先打开所有车窗,将车内的热气排出,然后再启动冷气系统。
这样能够减轻冷气系统的负担,也能更快地降低车内温度。
最后,当动力输出不足时,务必轻踩油门!
小排量汽车开启冷气后,动力本就相对较弱,若再猛踩油门,燃油消耗势必会急剧攀升。
因此,务必轻柔地踩踏油门,使发动机平稳地输出动力,方能更加节省燃油。
总而言之,驾驶汽车开启冷气,如同日常生活,需要精打细算,开源节流。
该花的钱要花,该省的钱也要省。
冷气是为了提升驾乘舒适度,而不是给自己增添经济负担。
颇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许多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都拥有一套独门的“省油秘籍”,例如“空挡滑行”、“提前预判路况”等等。
这些方法,有些确实行之有效,但有些则纯粹是“心理安慰”,信则有,不信则无。
因此,各位车友还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节油方法。
各位车友,你们平时驾驶汽车开启冷气时,都有哪些省油的妙招呢?
欢迎在评论区踊跃分享,让大家一同学习借鉴!
说不定,你的一个小技巧,就能帮助大家节省一笔可观的开销呢!
正如《礼记·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掌握省油之道,亦是驾车之“道”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