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吉利要连推两款新车了,按这个速度,把马云请回来都当不上董事长,毕竟人家现在想搞汽车都得靠抢销量。你以为吉利只是“坐不住”,其实是踩到烧热的钢板都嫌慢。从前汽车圈都讲低调,谁推新车都像影帝,悄悄出来走个红毯。现在呢?汽车圈变成了春晚——先公布预售,再预热上市时间,恨不得把你手机屏幕塞满“银河”、“星耀”、“帝豪”,搞得全天下都知道吉利憋着大招。以前看电视剧,主角出场都带风,现在买车,发布会都带飓风。
当然,吉利为什么如此努力推新车?道理很简单,行业越来越卷了。你在发布会越喊越响,销量还是得靠真本事。吉利现在都讲技术,什么雷神电混,什么CMA平台,什么银河星耀,听起来跟打游戏似的,技能点全开。可惜啊,技术日新月异,不再是首富的专属特权。这个时代,连隔壁小区搞直播的邻居都能测电耗。技术好不好,消费者手机一查,官方数据看完还要看汽车之家的用户差评。老装备再牛,都要常常翻新。不然你就是“曾经的帝豪”,不是“全新帝豪”。
说起来帝豪这款车就像吉利的亲儿子,被老吉利养大,如今又到了隆重的“十八岁成人礼”。曾经它是“家用神车”,现在要变成“家有神车”。这次全新帝豪出场,妆容把自己画得比韩剧女主还贵气。前脸搞了个大中网12根“高耸入云”的竖格栅,中间还插LED灯,恨不得晚上走夜路都能当探照灯。说这车照明距离170米,可能是怕司机看路时候顺便还能看到邻居的八卦。尾灯也跟着进化了,号称“超红光”,穿透三百米,提醒跟在后面的车主:你跟我太近了,小心你的人生也快被我照亮了——毕竟你不是银河,也不是星耀。
空间也大了,车身比我冬天穿大衣还宽,轴距拉到了两米七五五,寸土寸金里头就指望后座多坐一个丈母娘。车胎尺寸也变,235/45 R18,不知道是不是专门为抖音拍“弹射起步”而准备的。但说到底还是紧凑级定位,你买回去指望塞下三胎,也只能学小孩过家家。内饰也换了皮肤,黑棕拼色,水晶挡把,手机快充,液晶仪表盘,整个座舱感觉像高考状元的书桌。什么Flyme Auto智能系统,操作的时候终于不怕手滑,毕竟还有实体按键撑场子。顶上四颗水晶灯,周围夜总会都看了流泪。
动力系统才是重点,配了新款一顿1.5T,133千瓦马力,扭矩有290牛米,灵敏度能赶上前任的短信回复速度。零百加速官方说能到7.9秒,你不知道是不是连驾驶员都没来得及反应就起飞了。双离合变速箱,官方说“湿式”,其实只要售后不出事,“干脆利落”算是老百姓的心愿。对消费者来说,最痛的莫过于“升级”,怕升级成“维修”。
价格呢,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吉利一边说要维持8-10万的亲民价,另一边升级各种装备,把你卷到你怀疑人生。如果真能做到“低价高配”,该打的不是广告,是财神爷。如果只是“看上去很美”,那大概率是广告公司的文案在加班。
与帝豪同室操戈的,是银河星耀6。听名字就知道,民族自信都镶进车标了。银河系列主打气质,星耀6则搞混动,电、电加油,续航能刷出花。上市时间卡在年底前,明显要和各大“神车”抢大腿,比亚迪秦PLUS、长安启源A05都一腿一个,不知这一脚会不会踢出“新宇宙”。
外观“涟漪美学”,你以为是在喝茶,其实是吉利美术生在厂房里涮了盘漆。前脸啥梯形进气格栅,各种镀铬横条,跟理发师给卷发加湿喷雾似的。尾灯贯穿尾部,还自带镀铬包围,车身颜色四选,蓝、白、银、灰,任你搭配,但未见“生活吐槽色”。内饰也不含糊,三种配色,方向盘平底,仪表盘全液晶,中控大屏14.6寸,感觉开车可以顺便直播探店。智能座舱配自研芯片,“龙鹰一号”,搭手机生态,华为HiCar也给面子,车机拿来斗地主都能不卡。
动力系统标榜“雷神AI电混2.0”,你以为自己是在买车,其实是在升级玄幻小说主角的挂。1.5L发动机加120千瓦电机,亏电油耗2.8升,每百公里佛系烧油,纯电60公里和125公里俩版本,看上去平民、用起来土豪。关键是,这混动系统能不能三年不坏,大家心里都有小算盘。
银河星耀6的定价也有小心机:8.58-11.88万,国庆期间还能优惠,挂牌一听就是冲着“秦PLUS们”来的。尺寸做成中型轿车,价格比紧凑级还亲和,不打自招拼性价比。配置一堆:座椅通风加热、天窗、无线快充、实体键不丢,这年头谁不是“科技与狠活”齐飞,功能要多,价格要少,真有点“会做人的车”。
不过,这市场早不是小学生过家家,混动这块卷得你头皮发麻,隔壁比亚迪、长安都翻着花样来,谁家主打高续航,谁家瞄准低油耗,谁家拉宽后排空间,都说自己才是你爹的良心选择。到最后消费者一筛,发现“配置差不多,比的全是营销方案”。买车最后看的是:能不能低价买大空间,能不能安静地开,能不能不出故障,钱包攥在手里最踏实。
帝豪主打老牌燃油,适合还喝汽油的“坚持派”,外卖骑手、车管所、会计师都能用,毕竟不用戳充电桩,不怕半夜跳电价。银河星耀拼混动,适合想跟电价死磕、城市打卡的“理想化青年”,上下班天天堵路、家里有充电桩的,买了能省出一顿牛肉面的钱。只是梦想再远,电桩也不能掉链子,政策不能朝令夕改,技术不能夜里当掉。
智能驾驶这块,两款车都主打“基础款”,能看能控,会提醒你“前方有障碍”,但不会陪你自动上班。你想开自动驾驶,十万块还不如开共享单车。配置是够日常,但不搞“科学幻想”,符合目标群体,不骗人。
要不是你钱多又闲,选车的时候,大概就是看自己家充电条件、通勤距离、对空间是不是有偏执。城市通勤,电桩够多,星耀混动给你省钱;老家乡下跑长途,帝豪燃油不怕暗黑。车外看数据,试驾才是王道,谁动力响应快,谁座椅不硌屁股,谁空调不忽冷忽热,才是你钱包的最终归宿。
总的说,吉利这次两款新车“上天入地”,发动机、空间、智能配置都互动升级,拼得一手翻云覆雨。最后能不能卖得更好,就看定价和质量能不能“稳如老父亲”,可别等买家去4S店维权的时候,也连夜“坐不住”了。等到年底上市后,消费者一边试驾一边发朋友圈,一边思考一边吐槽,买到满意的车才是吉利的银河与帝豪真正的“星耀时刻”。
说到底,买车就像找对象:你图的不是颜值,而是“用久了不闹心”。吉利新车上市,消费者坐得住坐不住不一定,银行账户是真坐不住。等买回车,每天开着上下班,看着星耀、帝豪的车标,脑子里闪过吉利在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然后对着后视镜叹口气,“汽车行业真是卷疯了,我们只是跟着被卷。”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变好了?不知道,但车一定是越来越会营销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