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开车挂D挡更省油,老司机忠告,别再用S挡了

相信很多开自动挡车的朋友在跑高速时,心里都犯过嘀咕。

看着挡杆上那个代表着前进的D挡,和旁边那个看起来就很有劲儿的S挡,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跑高速这么远的路,到底用哪个挡位才最合适呢?

有的人图省事,觉得D挡就是“万能挡”,挂上就走,一路到底;也有的人觉得S挡动力来得快,踩油门有劲,全程挂着S挡心里才踏实。

高速开车挂D挡更省油,老司机忠告,别再用S挡了-有驾

但结果往往是,前者在需要超车的时候感觉车子有点“肉”,信心不足,而后者看着油表往下掉的速度,心疼得直咧嘴。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有些片面。

在高速公路上,如何正确使用D挡和S挡,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油钱。

这背后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一套非常实用的驾驶逻辑,很多有经验的老司机早已烂熟于心。

要想把这事儿弄明白,我们首先得搞清楚D挡和S挡各自是干什么用的,它们的工作逻辑有什么根本不同。

D挡,也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前进挡,它的英文全称是Drive。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车辆的“经济适用模式”。

当您挂入D挡后,车辆的变速箱电脑就接管了换挡的工作,它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在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燃油。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的策略就是“尽早升挡”。

只要发动机的动力足够维持当前车速,变速箱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挡位升到更高一级,好让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区间,通常也就是一千多到两千转左右。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发动机转速低,喷油量就少,自然就省油;同时,低转速也意味着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更小,整个车厢会感觉更安静、更平稳,长时间开下来人也不容易累。

而S挡,通常代表Sport,也就是运动模式。

它的性格和D挡截然相反,可以说是一个追求极致性能的“激进派”。

当你把挡杆切换到S挡,变速箱的控制程序就会立刻换一副面孔。

它不再以省油为第一要务,而是把动力响应放在首位。

它的具体做法是“延迟升挡”,故意让发动机在每个挡位上都多“待”一会儿,把转速拉得更高,轻松就能达到两三千转甚至更高。

这样一来,发动机就时刻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动力储备非常充足。

高速开车挂D挡更省油,老司机忠告,别再用S挡了-有驾

你的油门踏板会变得异常灵敏,只要脚尖稍稍用力,强大的动力就会瞬间爆发出来,那种随叫随到的推背感,开起来确实过瘾。

但这种激情的代价也很直接,高转速必然带来高油耗,发动机的嘶吼声也会变得非常明显,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都会大打折扣。

了解了它们各自的“脾气”后,我们再回到高速公路这个具体的场景。

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路况普遍很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比如每小时100到120公里进行巡航。

在这种状态下,车辆不需要频繁地加减速,对爆发力的需求很低,我们更看重的是长途驾驶的经济性和舒适性。

这时候,D挡的优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在D挡模式下,车辆会以最高挡位、最低的转速平稳运行,这正是最省油、最安静的工作状态。

有大量的实际测试数据可以证明,在高速巡航时,使用S挡的油耗通常要比使用D挡高出10%到20%,换算下来,每百公里可能会多消耗1到2升的汽油。

如果跑一趟五六百公里的长途,全程用S挡可能要比用D挡多花几十甚至上百块的油钱,日积月累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D挡带来的安静和安稳,能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对驾驶员和乘客都更加友好。

那么,是不是说S挡在高速上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呢?

当然不是。

S挡就像我们工具箱里的一件利器,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刻,它能解决大问题。

第一个关键时刻,就是超车。

在高速上,尤其是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超车讲究的是“快、准、狠”。

如果你用D挡超车,深踩油门后,变速箱会有一个短暂的“反应时间”,它需要先判断你的意图,然后再执行降挡、拉高转速的动作,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大约一秒左右的延迟。

在瞬息万变的高速上,这一秒的迟疑可能就会让你错过最佳的超车时机,甚至带来安全风险。

高速开车挂D挡更省油,老司机忠告,别再用S挡了-有驾

正确的做法是,在决定超车前,提前把挡位从D挡切换到S挡。

这时候,变速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发动机转速也已经提升,你只需要轻踩油门,车辆就能立刻爆发出强大的动力,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越。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确认安全并回到原车道后,一定要记得立刻把挡位切回D挡,让车辆重新回到经济巡航模式,避免不必要的燃油浪费。

第二个适合使用S挡的场景,是遇到连续的长上坡路段。

在这种路况下,如果使用D挡,车辆可能会因为动力需求的变化而出现频繁换挡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挡位犹豫”,发动机一会儿声嘶力竭,一会儿又归于平静,开起来感觉很不顺畅。

而切换到S挡后,变速箱会主动将挡位锁定在一个较低的挡位,保证发动机能持续输出足够的扭矩,让爬坡过程变得动力十足、从容不迫。

第三个场景,则是连续的长下坡。

这比上坡更考验驾驶技术,因为长时间、高频率地踩刹车,很容易导致刹车片温度过高,出现“热衰减”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刹车失灵,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S挡的“发动机制动”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挂入S挡后,变速箱会维持在较低的挡位,利用发动机自身的高转速产生一股强大的牵引阻力,帮助控制车速。

你会明显感觉到,即使不怎么踩刹车,车速也不会失控地越来越快。

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行车安全,也有效保护了刹车系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最后,还需要破除一个流传很广的误区,那就是“经常用S挡可以清理发动机积碳”。

从原理上讲,高转速确实能提高燃烧室的温度和气流速度,有助于清除一部分积碳,但这个效果非常有限。

为了这点微不足道的“清洁”效果,却要付出高昂的油耗代价,这笔账算下来是极不划算的。

清理积碳有更专业、更经济的方法,比如使用高品质的燃油、定期添加燃油宝或者到专业的维修店进行清洗,完全没必要通过长期使用S挡这种“伤敌一百,自损八千”的方式。

总而言之,在高速公路上驾驶自动挡汽车,最明智、最科学的用挡策略就是“以D挡为主,S挡为辅”。

在绝大多数平直路段巡航时,安心地使用D挡,享受它带来的省油和舒适;只有在超车、爬长坡、下长坡这些需要额外动力或制动力的特殊情况下,才短暂地请出S挡来“救场”,并且任务完成后及时归位。

真正懂得开车的人,是懂得如何根据路况来发挥车辆的最佳性能,让车子既能跑得快,又能花钱少,这才是驾驶的智慧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