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5万,每天83元就能开走新车?”
年底的商场里,新能源汽车展厅总是最热闹的地方。上周末,上海南翔印象城的智己汽车体验中心挤满了人,一对年轻夫妻正围着销售顾问算账:“我们看中了LS6灵蜥智驾版,总价21.99万,现在首付只要6.99万?剩下的分5年还,每个月才2500元?”销售员笑着点头:“对,相当于每天83元,比打车还便宜。”这对夫妻当场签了订单——这已经是店里当天成交的第8单。
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各地上演。2024年进入倒计时,车企的销量冲刺大战火力全开,而智己汽车凭借“5年0息+多重福利”的促销组合拳,成了这轮价格战中的“破局者”。
---
“5年0息”有多香?年轻人算了一笔账
智己的促销政策简单粗暴:买LS6或L6车型,首付低至5万元,贷款部分直接免息,最长分5年还清。以最热门的LS6为例,总价22万左右的车,首付5万后,每月月供约2500元,每天摊下来83元。这对普通工薪族来说,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前觉得买新能源车至少要攒够20万,现在发现,只要工资稳定,月供比房租还低。”一位刚毕业两年的程序员分享了他的购车经历。他原本计划全款买一辆15万左右的燃油车,但看到智己的0息政策后,果断加预算升级到了LS6,“省下的钱还能投资理财,相当于白赚利息差价”。
更吸引人的是,智己的促销不只有“0息”。购车补贴叠加了5000元保险抵扣、3000元现金减免,甚至连智能驾驶系统都终身免费使用。销售员形容这是“满配大礼包”:“以前客户总问‘还能送什么’,现在直接告诉他们‘不用再砍价了,我们一步到位’。”
---
车企为何敢“贴钱卖车”?销量数据藏玄机
智己的底气来自销量。2024年11月,智己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成为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中的黑马。而12月延续的促销政策,直接把订单量推高了30%。一位门店店长透露:“现在每天到店客户超过50组,周末甚至要排队试驾。”
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车企年底冲销量,本质是一场“现金流游戏”。通过0息贷款,智己快速回笼资金,同时用销量规模摊薄成本。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的智能化配置和软件服务(比如智驾系统)能带来长期收益。一位行业分析师打了个比方:“就像手机厂商卖硬件不赚钱,但靠软件服务赚钱一样,车企也在探索新盈利模式。”
---
对手们“卷”不动了?传统豪车压力山大
智己的促销策略,直接搅动了整个市场。理想汽车紧急跟进,推出“3年0息”,首付最低6.98万;极氪更是打出“0首付0利息”的旗号。但相比之下,智己的5年超长周期和更低月供,显然对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更有杀伤力。
传统燃油车品牌则显得被动。某合资品牌销售员私下吐槽:“新能源车有国补、地补、厂家补,我们只能靠降价硬扛。”比如大众ID.系列直降4万,迈腾限时价跌破14万,但依然难挡客户流失。一位原本打算买燃油车的消费者坦言:“算上购置税和油费,还是电车更划算。更何况智己的贷款政策太香了。”
---
消费者捡漏背后,车企在下一盘大棋
促销狂欢背后,智己的目标远不止“冲销量”这么简单。2024年,智己LS6凭借“无图智能驾驶”技术(不依赖高精地图)杀入市场,直接对标特斯拉和小鹏。而此次促销的另一个隐形福利,就是让更多用户体验到智能驾驶功能。“一旦用户习惯用智驾系统,未来续费或升级时,车企就能持续赚钱。”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更长远来看,智己的“低价策略”正在培养品牌忠诚度。一位刚提车的车主分享:“我本来只是被0息吸引,但开了一周后发现,这车的操控和智能配置完全不输BBA(奔驰、宝马、奥迪)。”这种口碑效应,或许比短期销量更有价值。
---
年底买车,普通人如何避坑?
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消费者也需要保持理性。一位资深销售员提醒:
1. 算清总账:0息≠0成本,注意手续费、保险等隐形费用;
2. 关注现车:部分热门车型可能缺货,签合同前确认提车时间;
3. 对比权益:有的车企送保养,有的送充电桩,选最适合自己的。
而智己的“5年0息”之所以引发热议,恰恰是因为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首付低、月供透明、权益实在,普通人不用纠结就能做决定。
---
结语:价格战背后,谁在改变游戏规则?
2024年的车市大战,表面看是“降价内卷”,实则是新旧势力的模式对决。传统车企靠卖车赚钱,新势力却用金融政策、智能服务重构盈利逻辑。正如一位网友评论:“以前买车是‘一次性消费’,现在成了‘长期关系’——车企卖的不是车,而是生活方式。”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年底的促销窗口稍纵即逝,但智己们的创新尝试,或许正在为行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