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追觅科技,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它家的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这些让生活更轻松的小家电。但今天,我们要聊点不一样的——追觅宣布正式进军汽车领域,并且一上来就要打造一款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车型!这可不是一时兴起,实际上,追觅的造车梦早在2013年就开始酝酿了。经过十二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沉淀,如今追觅认为“时代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将智能硬件的创新基因注入汽车工业了。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凭借高速数字马达和AI算法等核心技术,迅速在智能清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其创始人俞浩更是技术背景深厚,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还创办了清华大学的“天空工场”。这种技术驱动的基因,无疑为追觅跨界造车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追觅已经为汽车项目组建了一支近千人的团队,覆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这支队伍不仅包括追觅原有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还吸引了许多来自传统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形成了“智能+制造”双基因驱动的组织架构。而更令人振奋的是,追觅已经在德国选址建厂,工厂面积甚至比特斯拉的柏林超级工厂还要大1.2倍!这一布局将有助于追觅直接利用欧洲本地的供应链资源,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为其全球市场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从技术层面来看,追觅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领域有着深厚积累。这些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有机迁移到汽车制造中。例如,高速数字马达技术与电动汽车的电驱系统在原理上高度相通,而AI算法和智能感知能力则能够为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和智能座舱体验提供强大支持。截至2024年底,追觅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达6379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45%,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智能汽车核心领域。这种技术储备,无疑将成为追觅造车的重要竞争力。
追觅的首款车型定位为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预计2027年正式亮相。这款车不仅在设计上充满未来感,还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2000MPa航天级热气胀钢、隐藏式双B柱、无序对开门系统等,并已申请七项国际专利。更重要的是,追觅希望打造的不是一辆普通的电动车,而是一个“最懂用户的专属座驾”。车辆将搭载AI赋能陪伴系统,能够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场景偏好甚至情绪特征,实现动态优化和个性化响应。同时,它还具备跨生态互联能力,可与用户的智能家居、移动终端无缝协同,让超豪华体验从座舱延伸至生活的全场景。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追觅还具备较强的全球渠道能力。目前,追觅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6000家线下渠道,拥有3000万用户群。这些资源将为高端汽车的品牌传播、体验交付与售后服务提供潜在支持,尤其是欧洲与亚太市场,有望成为追觅超豪华纯电产品的首批重点投放区域。
当然,造车是一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超大型工程,追觅也深知其中的挑战。但追觅对此充满信心,认为当前市场仍存在“错位竞争”的空间。全球超豪华汽车市场目前仍由传统品牌主导,但这些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推进相对缓慢;而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虽然技术在行业领先,但品牌定位更偏向“科技大众化”。追觅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空白,希望依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全球视野,打造兼具极致豪华与智能科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从扫地机器人到超跑,追觅的这次跨界不可谓不大胆,但也并非毫无依据。其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全球渠道以及长期主义的战略思维,都为其造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首款车型的逐步亮相和市场推广,追觅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杀出重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