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二手车交易而言,出险记录是评估车辆价值的关键指标。潜在买家在挑选二手车时,查询出险记录是必不可少的动作。借助该记录,买家能明确车辆是否遭遇过重大事故,从而对车况进行更精准的评估。出险记录能精准呈现车辆事故及维修状况,如维修工艺水平、是否存在后续隐患等,对评估车辆核心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助买家全面掌握车况与风险,为购车提供有力参考。
一、微信查询
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并进入微信小程序
在小程序中选择“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然后按照要求,输入车架号或上传行驶证即可查询到。
另外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车明鉴】进行查询。
除此之外【万车明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还能查交强险、商业险、车辆状态、抵押状态,4S店的维保记录、公里数有没有被调过表,车牌查车辆、车架号查车牌,还有名下车辆数查询等等!
二、保险公司查询
保险公司官网查询登录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三、4S店及维修厂查询
若车辆长期在同一家4S店维修保养,可携带身份证、车辆所有权证明前往查询。 但仅限本店维修记录,若车辆未在4S店维修则无法查询。
四、车管所及交通管理部门查询
携带车辆行驶证、车主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当地的车管所或交通管理部门。
为避免交易中的合同陷阱,可从交易前准备、合同条款审查、履行过程监督及争议解决准备四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交易前准备: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全面核查主体资质核实对方营业执照、身份证件真实性,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存续状态及信用记录。要求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明确代理人权限范围及有效期。
精准识别合同类型区分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等法律属性,避免因合同性质误判导致权利义务失衡。特别关注格式合同条款,警惕"最终解释权归我方所有"等霸王条款。
系统评估交易标的对不动产要求提供产权证书、抵押查封证明;对动产进行实物查验、质量检测。审查知识产权合同需确认专利/商标权属证书及有效期。
二、合同条款审查: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关键条款把控标的条款:明确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约定质量验收标准及检测机构。价款条款:约定付款方式、时间节点,设置履约保证金条款(建议5%-10%)。履行条款:细化交货地点、运输方式、验收程序,明确安装调试责任。违约条款:设定具体违约金计算方式(如日万分之五),约定律师费、保全费等维权成本承担。
权利义务平衡避免单方加重对方义务的条款,如"买方需承担所有税费"。设置合同解除权行使条件及程序,约定通知送达方式。
法律适用条款明确争议解决方式(仲裁/诉讼)及管辖法院,建议选择己方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约定法律适用条款,跨境交易需明确适用法律。
三、履行过程监督:构建动态防控体系
证据留存机制建立合同履行台账,保存往来函件、验收记录、付款凭证等原始资料。对关键履约节点进行公证或第三方见证。
变更管理程序任何补充协议需采用书面形式,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重大变更需重新评估履约能力及风险敞口。
风险预警机制设定履约异常预警指标(如逾期付款超过15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定期对交易对手进行资信复查,建立黑名单制度。
四、争议解决准备:完善风险兜底措施
和解协商策略组建专业谈判团队,制定分级响应方案(技术层→管理层→法务层)。留存协商过程记录,注意固定对方认可事实的书面证据。
诉讼仲裁应对提前委托专业律师进行证据组织,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建议在起诉前30日内完成)。制定多套诉讼方案,准备反诉及管辖权异议等程序性应对措施。
执行保障措施申请诉前/诉中行为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财产。建立执行联动机制,与法院、银行、不动产登记部门建立信息共享。
风险防控建议:
建议建立合同法律审查"三审制"(业务部门初审、法务部门复审、管理层终审)。
对重大交易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尽职调查,费用通常为交易金额的0.1%-0.5%。
定期组织合同管理培训,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建议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培训。
通过系统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的全流程防控体系,可有效降低合同陷阱风险,保障交易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