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车圈,突出一个魔幻。
理想发了个i6,紧接着全新问界M7就开启交付,两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另一头,大众默默地削减了电动车产量。
这画面,就非常行为艺术。
一边是新势力们在KTV里声嘶力竭地抢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歌神,点的歌一首比一首炸裂,什么“十分钟续航五百公里”,什么“ADS 4.0乾坤大挪移”,恨不得直接在车里给你装个任意门。
另一边是老牌巨头大众,像个被吵得脑仁疼的中年人,默默地把自己的包厢门关上,调低了音量,开始思考人生。
理想i6的发布,就是这场疯狂KTV派对里的一个高潮。
24.98万,一个五座SUV。
这个价格一出来,我就知道,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不,是整个行业都疯了。
这个价格不是定价,这是理想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了一颗手榴弹,拔了弦,然后笑嘻嘻地对所有人说:来,我们一起玩个游戏。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理想i6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我之前一直觉得,车企们虽然打得凶,但多少还讲点基本法,讲点武德。现在看来,我错了。武德是什么?能当饭吃吗?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就是一场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你死我活。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一起蹲在废墟上啃压缩饼干。
理想i6这车,讲真,就是把之前L系列玩明白了的那套,给你浓缩,提纯,然后用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价格砸你脸上。
冰箱、彩电、大沙发,哦不,是大屏幕、能当床的座椅、能装小台灯的小桌板,再加一个87.3度的宁德时代5C大电池,号称充电十分钟,开车五百里。
这是在造车吗?
不,这是在造一个移动的“家”。一个高度模块化、可以快速部署的赛博客厅。
他们看透了,我,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年男人,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需要的不是零百加速4.5秒的激情,虽然它有。我需要的是一个能让我从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短暂逃离的私人空间。
一个能让我躺平了刷手机,喝冰可乐,还不用担心老婆孩子突然闯进来的圣域。
理想i6就是这个圣域的平价版。它告诉你,兄弟,成佛的门槛,我们给你降到24.98万了。
就问你怕不怕?
而另一边的问界M7,更是重量级。
如果说理想是悟了,那华为就是直接开了天眼。
全新M7,起售价27.98万,标配华为ADS 4.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过去那个属于少数人的“高阶智能驾驶”玩具,现在被华为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之前只有天潢贵胄才能修炼的顶级心法,现在突然有人把它印成了传单,满大街发。
这对同行的心态,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人家还在辛辛苦苦搞研发,吭哧瘪肚地优化算法,结果华为直接把高达开出来了。你怎么打?拿头打吗?
我甚至能想象到其他车企的智能驾驶部门,现在开会是什么场景。领导在上面讲PPT,下面的工程师们人手一本《道诡异仙》,研究怎么才能修出心素,让自己也变得和华为一样颠。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好的技术封锁呢?你们地球人怎么自己人打自己人,还下这么狠的手。
而最骚的是,当这两家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大众在干嘛?
大众在减产。
这个新闻真的太黑色幽默了。
就好像两个绝世高手在华山之巅,打得风云变色,日月无光。结果山下的镇长发布公告说,鉴于最近天气不好,游客稀少,我们决定暂时关闭上山的缆车。
这是一种错位,一种降维打击。
大众的问题,不是车造得不好,也不是技术不行。它的问题是,它太“正常”了。
在一个所有人都发疯了的斗兽场里,你一个正常人,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大众还在用一百年前的逻辑造车,强调什么底盘质感,什么操控乐趣,什么品牌传承。讲真,这些东西,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买电车的这帮人,真的还关心吗?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德系车主,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关心过。但现在,我累了。
生活已经够辛苦了,我为什么要在车里还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人车合一”?我就想安安静静地当一坨会呼吸的肉,把我从A点运到B点,顺便还能在车里看个电影,这有什么错?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企们的行为,难道就不蠢吗?
大众就像一个还在坚持用文言文写作的老学究,固执地认为这才是“雅”。而理想和华为,已经是玩转网络黑话和烂梗的营销号了,虽然“俗”,但流量大啊。
会买奔驰的人,买的是那个三叉星标带来的社交货币。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是马斯克构建的那个科技宗教的门票。他们的逻辑是自洽的,是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大众的电动车,信仰是什么?ID系列,这个名字本身就透着一股子程序员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冰冷。
所以,你看,整个事情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新势力们在用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打法,疯狂内卷,卷配置,卷价格,卷服务。他们的目标不是赚钱,是活下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而传统巨头们,尤其是海外的,还在用一种体面的、贵族式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想的是如何保持利润,如何维护品牌价值。
这就是两种世界观的对撞。
而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我告诉你,最终的结局,不是谁的技术更牛逼,也不是谁的品牌更响亮。
而是谁能先搞明白,怎么让自家的自动驾驶,在一个停满了老头乐,随时有大爷大妈鬼探头的中国式停车场里,安全地把车停进去。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这才是真正的最终BOSS,是所有高大上技术的试金石。
所以别扯那些花里胡哨的了,先把这个解决了再说吧。
真的,求求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