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你不服不行!
(1)骂的人很多,买的人更多
2023年,轩逸卖了37.6万辆,是卖得最好的燃油轿车;
2024年,轩逸卖了34.2万辆,还是卖得最好的燃油轿车;
这车,只在网上看,完全不能买,纯纯废铁,只见人骂,不见人夸。
可它就是有市场,就是有人买单。
你看,四月份轩逸又卖出接近2.5万辆。
按道理来讲,798的秦Plus完全是将轩逸按在地上摩擦。
(对不起,这次话说的满了一点,毕竟秦Plus确实有这个实力——前一阵子,秦Plus的终端优惠可能超1万,落地还无需购置税,加速快、配置高、平顺又省油)
要是你觉得比亚迪的底盘、品牌都不太行,那咱还可以拿出吉利的银河L6,多连杆独悬,也是798开售。
既然竞品这么牛,老轩逸凭啥还能“大杀四方”?
(2)上手轩逸
6万多的车,还是合资,看底盘其实没啥意义。这价位,国产车也很难拿出好东西,合资更别想了。
与其关注用料不如亲自试驾,去感受整车的调校和乘坐舒适性。
轩逸,前面是最基础的麦弗逊,后面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架。
啥是扭力梁,应该都懂吧,就是通过一根大梁把两个车轮“连”在一起,结构极其简单,颠簸路段后排更颠一些。
至于动力,没法说。
这颗HR16的机头真的很有年头了,1.6L自吸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122匹马力,零百加速10秒开外。
你说它烂吧,隔壁朗逸新锐是1.5自吸,110匹马力;卡罗拉是1.2T涡轮,116匹马力;就连韩系伊兰特也是1.5自吸,可能都还没有轩逸强。
你说它强吧,鼎鼎有名的公路“三大妈”之一,国产1.5T涡轮增压个个碾压它。
所以——必须得承认,轩逸确实动力不行,没有争议。
动力调校很鸡贼。前段挺激进,初踩油门就有动力响应,只是一旦深踩油门动力就露馅,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动力完全没有到位。
所以——这车适合新手,适合慢性子,适合不喜欢激烈驾驶的那类人。
不过仔细想想,就中国这种拥堵路况,1.6自吸的轩逸还真是“所向披靡”,反正大家都跑不快,你空有动力也是无处发挥。至于高速,轩逸一样能胜任,跑个120km/h完全没问题,就是快速变道、超车需要留点提前量而已。
再就是,轩逸的油耗真的低。
这也是轩逸的超级卖点之一。
虽然动力很肉,虽然CVT的箱子很一般,但是在高油价的当下,轩逸的低油耗对于意向群体无疑是重重重要的闪光点。
还有,这套动力总成很老旧,但也代表它真的很耐造,很抗用。
不担心它会坏,省心程度相当高。
即便是坏了,保有量相当大,哪里都能修,维修还不贵,是吧。
这车还有“小天籁”的名头,不只是新车外观向天籁,其实内部舒适性也在向天籁靠拢。
日产的大沙发确实是一绝,放在轩逸上也是优点之一。
2米7多的轴距,前后排的空间很不错,至少坐起来大家都很舒服。
至于配置嘛,你要是买最低配的舒适版,确实是要啥没啥。
内饰很老旧,完全不像2025年的设计,中控台好像连收音机都给取消了,雷达和倒车影像就别想了,后期自己加一个吧。
(三)最后
好了,轩逸说完了,
优点在哪?
一是很省油,
二是很抗造,
三是空间够大,
四是价格便宜,
五是合资品牌。
这五条一出,销量高就很好理解了。
轩逸就是5-10万区间相当纯粹的家用轿车,给的功能性配置虽然不多,但是油耗、舒适度、空间体验都还不错,对于家用足够了。
今年的日产有点想明白了,N7就是典型,B级电车只卖不到12万。我甚至怀疑,接下来日产可能会在低端车型上继续制造惊喜,等等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