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新国标来了!9月1日起电动车超25km/h自动断电

安全与便捷的平衡点,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全面洗牌

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最严新国标来了!9月1日起电动车超25km/h自动断电-有驾

,这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史上最严格的技术规范。

随着新国标实施日期的临近,多家电动自行车品牌已在电商平台下架多款热门产品,线下门店紧急清库存!

## 新国标核心变化:速度、防火与防改装

新国标最引人注目的规定是“**超速断电**”机制: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当车速超过这一限制时,电动机必须自动停止动力输出。这项创新性要求彻底杜绝了通过改装控制器突破限速的可能性。

在防火安全方面,新国标大幅提升了技术要求:
- 电气回路需通过针焰试验
- 电池仓外壳阻燃等级提升至**V-0级**(离火即灭)


- **塑料件总质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何鹏林指出:“塑料件占比过高会加剧火灾蔓延速度,新规将显著降低充电或行驶中因短路引发的火灾风险。”

防篡改设计是新国标的另一大亮点。新标准**禁止生产企业预留任何改装接口**,并要求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等核心部件实施“**唯一性编码**”管理,确保车辆从出厂到报废的全链条可追溯。这将彻底封堵“解限速”、“换大容量电池”等非法改装行为的灰色地带。

最严新国标来了!9月1日起电动车超25km/h自动断电-有驾



## 兼顾用户需求:续航提升与人性化调整

在强化安全的同时,新国标也通过技术指标优化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针对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为搭载更大容量电池提供空间。据测算,这一调整可使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提升约20%,更好地满足城市通勤和中短途出行需求。

新国标**不再统一要求所有车型配备脚踏装置**,但鼓励车辆加装后视镜装置,以提升骑行安全。同时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及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为未来接入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 消费者最关心:已购车辆还能上路吗?

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已购买车辆是否被淘汰”问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

最严新国标来了!9月1日起电动车超25km/h自动断电-有驾

新标准主要适用于企业生产、销售及相关经营活动,普通消费者已购置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限制,不存在强制报废问题。”

各地政府可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 市场反应:线上清退,线下促销

随着新国标实施临近,市场已出现明显反应:
- 部分品牌在电商平台下架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 个别品牌全网下架所有产品
- 线下零售端仍以销售原有标准产品为主,经销商正加紧清库存

“新国标限制外壳重量。明年厂家就没有这种车了。”一位经销商透露,“**新国标车外壳很少**。”目前,电动自行车产品普遍使用大量塑料作为功能件和装饰材料,以满足消费者对车辆外观个性化需求。

对于库存处理,经销商表示:“厂家直接召回,拉回去,退货。没有卖不了的,都知道9月1日换新国标,所以**现在能买赶紧买**。”

根据规定,新国标落地设置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旧标准产品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而旧标准车辆的生产将在**8月15日后全面停止**。

## 行业影响:集中度提升与智能化发展

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CR5)将从目前的45%提升至60%**。

智能化成为新国标下的重要发展方向。规范明确鼓励企业为车辆配备智能导航、防盗报警、电子围栏等功能。小牛、九号等品牌已推出支持OTA升级的智能车型,可通过APP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定位车辆位置。

最严新国标来了!9月1日起电动车超25km/h自动断电-有驾

这项决策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外卖小哥了,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你认为最高时速25公里每小时的电动自行车合理吗?是更安全还是更鸡肋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