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说是一汽丰田把他们家的一款叫bZ5的纯电动车,拉到一个专业的试车场,搞了一场号称“水陆空”的极限挑战。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都挺好奇的,又是泡水,又是从高处往下扔,又是使劲撞,这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单纯为了吸引眼球搞的宣传活动呢?
咱们老百姓买车,图的是个踏实耐用,这些看起来有点“暴力”的测试,跟我们日常开车到底有多大关系?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用大白话把它掰扯清楚,看看这车到底是不是真像传说中那么“扛造”。
先说说这个泡水测试。
他们把这台bZ5整车开进了一个1.35米深的水池子里,就这么泡着,一泡就是一个小时。
1.35米是个什么概念呢?
现在夏天雨水多,很多城市里的立交桥下,积水一深,也就差不多这个深度了。
咱们都从新闻里看过,不少车一遇到这种深度积水就趴窝了。
开电动车的人这时候心里最怕两件事,第一是电池万一漏电怎么办,那车不就成了个大号的“电耗子”嘛,人在车里坐着都心慌。
第二就是车门打不开了,现在很多车都是电子锁,一断电就全失灵,人困在里面出不来,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
所以,丰田这个测试,就是直接冲着咱们老百姓最大的担心去的。
结果是,这车泡了一个小时捞上来,经过检测,电池系统好好的,一点电都没漏出来,绝缘性能过关。
更关键的一点是,它的车门用的是机械结构,也就是说,哪怕车里所有电路都瘫痪了,你还是能像开以前那种老式的手摇窗汽车一样,用手一拉就能把门打开。
这个设计看着好像有点“老土”,不如那些全电子的显得高级,但在关键时刻,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反而是最可靠的救命通道。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安全,不是看功能有多花哨,而是看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给你留了多少条能走得通的路。
接着是那个听着就吓人的高空坠落测试。
他们用吊车把bZ5吊到6米高的地方,然后直接松手,让它自由落体摔在地上。
6米高,差不多就是我们普通住宅楼两层楼的高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测试太夸张了,谁开车还能从两层楼上掉下来不成?
其实,这个测试模拟的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极端事故,比如车开得太快失控了,翻滚着掉下高速公路的路基,或者是在山路上不小心滚落山坡。
在那种情况下,对车里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车身结构被压扁,整个车架子都变形了,车门卡住打不开,底下的电池包受到猛烈撞击和挤压。
这台bZ5从6米高摔下来之后,现场看,它的车身主要框架,就是咱们常说的A柱、B柱那些支撑车顶的柱子,基本没怎么变形,给车里的人留出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四个车门也都能正常打开,救援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施救。
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包,被车底盘牢牢地保护着,外壳没有破损,更没有出现漏液、冒烟或者着火这些危险情况。
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这车在一些关键的承重部位,用了一种叫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这个“1500兆帕”可能听着有点专业,咱们打个比方,它就相当于在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面积上,能承受住差不多15吨的重量,这强度都快赶上一些军用装备了。
说白了,就是丰田用造“硬家伙”的材料标准来造家用车,用这种超强的刚性来保证,万一真出了大事,车身能尽可能地保持完整,护住车里的人。
最后是地面上的碰撞测试,这个玩法也升级了。
一般的侧面碰撞测试,标准速度是每小时50公里左右。
这次他们直接把bZ5开到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去撞一个固定的障碍物。
可别小看这提高的30公里时速,在物理学上,速度越快,撞击产生的能量是成倍增加的,所以危险性也大得多。
在这么猛烈的撞击下,bZ5被撞的车身侧面,变形的程度控制在了3厘米以内。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冲击力都被车门和车身结构给吸收掉了,没有挤压到驾驶室里面,更没有伤到底下那块大电池。
这还没完,他们还找来一个重达900公斤的挖掘机挖斗,反复去撞击车身侧面。
这就好比在路上开车,被旁边大货车上掉下来的零件砸到,或者是在工地上被工程车辆误伤。
这种不规则的、力量又大又集中的撞击,对任何一辆车都是严酷的考验。
而这台bZ5在被连续捶打之后,虽然车身出现了凹陷,但整个车的结构没有散架,车内的电气系统也还能正常工作。
这三项测试看下来,确实有点超出我们对普通家用车安全测试的认知,它更像是在告诉所有潜在的车主:你们能想到的危险,我们替你们试了;你们没想到的极端情况,我们也替你们考虑到了。
说完了这些硬核的安全测试,我们再来看看这车本身。
它的宣传语挺有意思,叫“00后送爸爸的新座驾”。
这就把两代人的需求给联系到一起了。
咱们父辈那一代人买车,最看重什么?
无非就是安全、皮实、开着省心、坐着舒服。
前面讲的那些测试,正好就满足了他们对“安全”的最高要求。
而丰田车一贯以来“开不坏”的口碑,也让他们觉得心里踏实。
另外,这台bZ5在行驶舒适性上也下了功夫。
开起来车里特别安静,上了高速,风声、轮胎声都很小,爸爸们年纪大了,就喜欢这种安安静静的驾驶环境。
底盘调校得也很好,过一些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的时候,感觉不到太多颠簸,不管是开车的人还是坐车的人,都会觉得很平稳、很舒服。
而对于花钱买车的00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他们喜欢科技感,希望车子聪明、好开、好玩。
bZ5在这方面也跟上了潮流。
它用了一套国内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硬件上配了激光雷达,算力也很强。
这套系统是专门针对咱们国家复杂的交通路况开发的,比如对付突然窜出来的“鬼探头”行人,或者旁边车道不打灯就硬“加塞”的车辆,它都能处理得更好。
官方数据显示,它在城市里自动变换车道的成功率能达到99%,下雨天识别路边骑电动车的人,成功率也比以前提升了40%。
这意味着,在拥堵的市区里,这套系统能实实在在地帮上忙,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功能,它的语音控制系统能听懂好几种方言,比如陕西话、河南话。
你可以想象一下,爸爸坐在车里,用自己最熟悉的家乡话跟车子交流,让它放个音乐、调个空调,这种感觉是不是特别亲切?
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变得有人情味了。
最后看看一些基本信息,这款车提供了两种续航版本,分别是550公里和630公里,日常在城市里开或者周末去趟周边城市都足够用了。
价格区间是从12.98万到19.98万,提供了6种不同的配置,选择范围还是挺广的。
总的来看,一汽丰田bZ5这款车,它一方面用极其严苛的安全标准和舒适的驾乘体验,来满足父辈们对一辆好车的传统期望;另一方面,又用上了非常本土化、智能化的科技配置,来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
它试图在一台车上,把两代人对出行的不同需求都照顾到,既要有堡垒一样的安全感,也要有伙伴一样的智能和贴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