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汽车市场掀起价格战,今年呼吁回归良性竞争,但价格战仍未见明显缓和,汽车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比产量多出3万辆,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状态,令人疑惑。
销量大于产量,销量从何而来?
推测一:过往库存?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且汽车产品迭代速度快,过往库存吸引力减弱,难以完全解释销量大于产量的现象。
推测二:进口量? 2025年1-5月汽车进口量同比下降32.8%,且中汽协统计的销量不包括进口车,因此推测二不成立。
市场“供不应求”,为何价格战仍持续?
原因一:车企降价刺激销量。 2025年1-6月,新车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1.4%,新能源汽车降价力度更是达到12%。降价刺激了消费者购车欲望,但同时也压缩了车企利润空间。
原因二:“两新”政策和楼市下跌利好车市。 政策和楼市下跌导致汽车消费增长,但产量未能同步提升,导致价格战持续。
原因三:恶性循环。 降价刺激销量,但利润下滑,车企不得不继续降价,陷入恶性循环。
汽车市场急需调整。 产量追不上销量,增量增收但没增利,疯狂增长的状态不可持续。车企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成本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