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

最近,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正在发生。

一方面,我们看到路上的绿牌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各大车企的销量报告也是一片飘红,好像人人都赶着趟儿地拥抱电动时代。

但另一方面,只要你打开社交媒体或者和身边的车主聊聊天,就会发现抱怨和吐槽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有驾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我们满怀期待买回家的电动汽车,真的像宣传里说的那样,既省钱又方便吗?

还是说,在这股热潮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我们当初没想到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看看新能源车在现实生活中到底会遇到哪些挑战。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也是车企宣传最多的,就是续航里程。

广告上动不动就标着六百公里、七百公里,听起来好像充一次电就能从北京开到济南了。

但现实往往是另一回事。

很多车主,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到了冬天就发现,这续航里程简直是“打骨折”。

一位哈尔滨的车主就分享说,他那辆标称续航六百公里的车,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实际能跑个三百公里就谢天谢地了,要是再开上暖风,那电量掉得比股票还快。

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有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车企公布的那个叫做CLTC的续航标准,是在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实验室环境里测出来的。

那里温度恒定在25摄氏度,路面平坦无阻,车子以一种非常平稳的速度行驶,而且空调、音响这些耗电的设备基本都是关闭的。

可我们日常开车,面对的是复杂的路况、多变的天气和自己的驾驶习惯。

尤其是在冬天,锂电池的化学活性会因为低温而大大降低,能量释放不出来,续航自然就短了。

再加上开暖风,不像燃油车可以利用发动机的余热,电动车制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就等于给本不富裕的续航雪上加霜。

所以,很多人开玩笑说,电动车的续航就像开盲盒,仪表盘上显示的数字只能做个参考,真正能跑多远,还得看天气和路况的“脸色”。

续航打折了,那我们就勤充电呗。

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有驾

可这充电,又成了新的烦恼。

对于那些家里有固定车位,能安装私人充电桩的用户来说,体验确实不错,每天回家插上枪,第二天早上就是满电状态,电费也便宜。

但对于居住在老旧小区、没有固定车位的大量车主而言,充电就变成了一场“寻宝游戏”。

他们只能依赖公共充电桩,而公共充电桩的问题可不少。

你打开手机地图,看着附近有好几个充电站,兴高采烈地开过去,结果可能是一半的充电桩是故障的,另一半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队,还有几个车位被燃油车给占了。

特别是在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站简直成了大型“焦虑现场”,排队三四个小时给车充电,人都快“没电”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充电的费用也并非永远那么便宜。

在一些城市的商业区或者用电高峰时段,充电站的电价加上服务费,一度电能卖到两块多甚至三块钱。

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有驾

这么一算,每公里的成本可能比一些省油的混合动力汽车还要高。

当初为了省油钱买的电车,结果在充电上又把钱花了回去,这让很多车主感到哭笑不得。

说完了用车的烦恼,我们再来看看卖车时的心酸。

很多人买车时都考虑保值率,就是这车开几年之后还能卖多少钱。

在这方面,新能源车可以说是“跳水冠军”。

一位车主感慨,自己三年前花二十多万买的新能源车,现在拿到二手车市场,车商给出的报价还不到十万块,三年时间亏掉了一辆中级轿车的钱。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

就像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一样,今年的旗舰机型,到了明年可能就成了过时产品。

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有驾

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今年的主流续航还是五六百公里,明年可能就普及七八百公里了;今年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明年就被更先进的激光雷达方案取代了。

这种飞速的迭代,让老款车型在新款面前显得毫无竞争力,二手车的价格自然也就一落千丈。

根据行业数据,燃油车开三年,普遍还能保留原来价值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而新能源车的三年平均保值率,很多都只有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

这中间巨大的差额,是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的。

除了上面这些大问题,还有一些隐藏的成本在不知不觉中掏空你的钱包,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保险费用。

细心的车主会发现,同样价格的车型,新能源车的保险费要比燃油车贵上一大截,普遍要高出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保险公司这么定价,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因为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盲目跟风新能源车,苦不堪言的后果,无数人仍被误导-有驾

它不像燃油车,结构相对简单,很多零部件坏了可以单独更换。

新能源车集成了大量的电子元件、传感器和复杂的电池系统,一个小小的剐蹭,可能就会涉及到昂贵的传感器更换;一次不小心的底盘磕碰,如果伤及电池包,那维修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很多时候,4S店会因为安全考虑,建议直接更换整个电池包,费用动辄十几万。

而且,由于技术门槛高,普通修理厂根本不敢接手新能源车的维修,导致维修渠道基本被厂商的4S店垄断,价格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商量的余地。

这么一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和赔付成本就高了,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会通过提高保费的方式,转嫁到每一位车主身上。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新能源车。

它在环保、驾驶体验的平顺安静以及在城市通勤的低成本方面,确实有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是,它也确实不适合所有人。

如果你没有固定的停车位来安装充电桩,那么每天找桩充电的折磨可能会让你崩溃;如果你生活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那么续航里程的巨大衰减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你需要频繁地长途出差或旅行,那么充电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成本可能会严重影响你的行程规划。

对于这三类人群来说,在当前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下,盲目跟风选择新能源车,很可能会让本应带来便利的工具,变成一个需要小心伺候的“祖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