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和大家深入聊聊一个看似简单却极易被忽视的关键环节——自动挡车型的正确起步流程。这不仅关乎驾驶考试的顺利通过,更直接影响着爱车的寿命和日常行驶的顺畅度与安全性。下面分享的内容,全都基于可靠的经验总结和机械原理,希望能为各位新老司机带来清晰的指引。(以下为正文)
---
清晨的阳光洒进驾驶舱,你坐进熟悉的爱车,插入钥匙或按下启动键,准备开启一天的行程。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启动动作,你是否真的做对了?自动挡车型以其便捷性成为市场主流,但“便捷”不等于“随意”。一个规范的起步流程,是爱车长久健康、安全行驶的基础。
第一步:启动前的“热身”——通电自检不可少
不少朋友习惯上车后直接点火启动,甚至边点火边挂挡。这如同让一个还在睡梦中的人突然百米冲刺,对车辆的电子系统和变速箱都是不小的负担。正确的打开姿势是:
1.踩稳刹车踏板: 这是确保安全的基石,无论平地坡道,起步前务必确保右脚牢牢踩住刹车。
2.挡位确认: 检查挡杆是否处于 P挡(驻车挡) 或 N挡(空挡) 。这是启动发动机的必要前提。如果挡位在R或D挡,绝大多数现代车辆会有保护机制而无法启动。
3.通电自检: 将钥匙拧到“ON”位置(或按下启动按钮但不踩刹车,进入通电状态)。此时,仪表盘会亮起各种指示灯,这是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在进行快速的自我体检(检查机油压力、电池电压、ABS、安全气囊等关键系统)。耐心等待几秒钟(通常2-3秒),直到大部分指示灯(除了手刹、安全带等行车提示灯)熄灭。 这个小步骤让车辆“苏醒”,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信号,确保后续行车安全。(注意:对于无钥匙启动系统,不踩刹车按一下启动按钮即可进入通电状态。)
第二步:启动引擎——稳字当头
自检完成,指示灯熄灭后:
1.钥匙启动: 保持踩住刹车,将钥匙持续拧向“START”位置(或踩住刹车,按下启动按钮)。
2.按键启动: 踩住刹车,按住启动按钮不放。
3.观察仪表: 直到发动机平稳运转,转速表指针稳定在怠速区间(通常在800-1000转/分左右),此时可以松开钥匙或启动按钮。发动机启动成功!
第三步:挂挡起步——顺序是灵魂
启动引擎后,松开刹车即可(此时车辆应处于P或N挡,不会移动)。接下来就是争议最多、也最关键的环节——挂挡与松手刹的顺序。 坊间流传甚广的“90%的人都错了”并非危言耸听。
平地起步(核心原则:先挂挡,后松手刹):
保持踩住刹车。
将挡杆从P挡(或N挡)经N挡过渡,挂入 D挡(前进挡) 或 R挡(倒挡)。强调“经N挡过渡”是为了避免从P挡直接挂入D挡时,挡杆经过R挡瞬间产生的反向冲击力。虽然对于设计精良的现代变速箱,这种冲击在平地上可能不明显,但养成“P -> N -> D”的操作习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变速箱内部的锁止机构(棘爪棘轮)。
此时脚刹依然踩稳。
观察周围环境,确认安全(需要时开启转向灯)。
最后,松开手刹(电子手刹则按下释放按钮)。
缓慢抬起刹车踏板,车辆开始平稳蠕动。
轻点油门,顺畅起步。
为什么这样操作? D挡状态下,发动机动力已经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产生微弱的“爬行力”(Creep)。此时松开手刹,车辆能立刻衔接动力平稳起步,避免了在D挡状态下,未松手刹就踩油门带来的憋劲现象(发动机动力试图驱动车轮,但被手刹强行拉住),这对变速箱和刹车系统都不利。尤其在坡道上,正确的顺序是防止溜车的安全保障。
坡道起步(重中之重):
必须踩住刹车!
挂入 D挡(同样建议经N挡过渡)。
继续保持脚刹踩稳,此时不要松开手刹(电子手刹保持开启状态)。
关键动作: 非常缓慢地抬起脚刹。此时你会感觉到车辆在发动机“爬行力”的作用下,有克服重力向前(或克服溜车向后)的趋势,但由于手刹的存在,车辆仍被固定。
当感觉到车身轻微下沉或有前冲/后溜趋势的瞬间(表明驱动力已开始克服重力准备移动),立刻稳住或稍微再踩一点刹车。
立刻松开手刹(释放电子手刹)。
同时,右脚迅速且平顺地从刹车踏板移至油门踏板,轻踩油门起步。 油门力度需根据坡度大小调整,确保车辆平稳前进,不窜动、不后溜。
为什么这样操作? 坡道上重力作用强大。先挂D挡让车辆获得驱动力趋势,再通过精准释放脚刹感知车辆受力状态,最后释放手刹并立刻衔接油门,能保证动力无缝衔接,有效杜绝溜车风险,极大提升坡道起步的安全性和平顺性。直接挂D挡就松手刹再加油的操作,在坡度稍大时极易导致后溜引发事故。
第四步:起步之后——平顺加速与换挡意识
车辆平稳起步后,应尽快轻柔地踩下油门加速。
避免“地板油”: 起步瞬间猛踩油门不仅油耗飙升,还会加剧轮胎磨损和传动系统冲击。
善用挡位(不是只有D挡): 虽然多数情况下一“D”到底没问题,但在爬陡坡、超车或需要更强发动机制动力(如下长坡)时,不要忽视 L挡(低速挡)、S挡(运动模式) 或手动模式(如带“+/-”的挡位)。
爬陡坡: 挂入低速挡(L或1/2挡)能限制在较低挡位,提供更大扭矩和动力,避免D挡频繁升降档导致的无力感和顿挫。
下长坡: 利用低挡位(L或手动模式的低挡位)提供发动机制动力,减少踩刹车的频率和时间,防止刹车过热衰减,确保安全。
预见性驾驶: 看到前方红灯或拥堵,提前松开油门,利用发动机阻力减速(带挡滑行),减少不必要的刹车磨损和油耗,也让乘坐更舒适。
守护爱车,始于起步
小小的起步动作,蕴含着对车辆机械原理的尊重和对行车安全的重视。养成“踩刹确认挡位 -> 通电自检 -> 启动引擎 -> (经N挡)挂入D/R挡 -> 确认安全 -> 松开手刹 -> 缓抬刹车轻给油”的习惯,尤其是在坡道上牢记“感知驱动力后再放手刹加油”的要诀,不仅能让你在驾考中游刃有余,更能有效保护昂贵的变速箱,延长爱车使用寿命,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全、顺畅。
记住,驾驶是一门熟练工,更是一门学问。细节处的规范操作,体现的是驾驶者的素养和对机械的呵护。下次启动爱车前,不妨多花那几秒钟,按照正确流程操作,你的车一定会用更持久的性能和更可靠的陪伴来回报你。安全驾驶,规范起步,从你我做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