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那种瞅着橱窗里宝贝,心里痒痒,但摸摸口袋又泄了气的时刻?最近,摩迪威捯饬出了一款350X踏板,配置那是直冲云霄,愣是把能堆的都堆满了,据说一拧油门,那叫一个迅猛!可价格一公布,我差点没咬到舌头——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块?这价儿,搁市场上,比不少250cc的还肉头,甚至快赶上150cc的“买菜车”了。
这就蹊跷了。配置硬扎、动力杠杠的,价儿还这么“亲民”,让人难免犯嘀咕:这玩意儿莫不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货?难道是厂家又寻思着什么新“噶韭菜”的门道?
先侃侃这车的皮囊,说“师夷长技以制夷”都算客气了,明眼人一看,这就是宝马C400的平替版。那辨识度极高的大小眼,棱角分明的车身,往那儿一杵,气势是拿捏住了。配色也算琳琅满目,总有那么一款能挠到你的痒处。
再说这动力,330cc的排量,最大功率21.5Kw,最大扭矩31.8N.m。光瞅这参数,就知道不是个善茬。脑补一下,右手一拧,车子“嗖”地一下蹿将出去,那感觉,甭提多带劲儿了。
配置更是壕无人性。入门级就给你怼上全LED灯、TFT仪表、双拉线油门、前后碟刹,ABS+TCS也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高配版更过分,无钥匙启动、智能车机。顶配版直接给你伺候上电加热把套和行车记录仪,寒冬腊月骑车也不怕冻手了。
这么瞧着,这车简直是“性价比之巅”啊!可问题也跟着来了,厂家图个啥?难道真是“菩萨心肠,见不得穷人受罪”?
咱不妨换个思路盘算盘算。其一,如今国内摩托车市场,那叫一个“卷”字当头,尤其是踏板车这块,各家都铆足了劲儿拼配置、拼价格。摩迪威想靠这款车杀出重围,剑走偏锋,用低价做敲门砖,倒也不失为一个法子。
其二,成本控制也至关重要。咱国内的摩托车产业链,那是相当成熟了,零零碎碎的部件,成本都能压到极低。再说了,照着成熟车型的样子依葫芦画瓢,也能省下一大笔研发费用。
当然啦,价儿低也可能埋着雷。比方说,品控方面会不会缩水?售后服务能不能跟得上趟儿?这些可都是买家得掂量的。毕竟,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后头的维修保养才是大头。
再说说咱消费者。有人觉得,这车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抄起家伙就抢。可也有人持币观望,生怕踩坑。还有一些老牌摩托车厂,心里指不定怎么嘀咕呢,毕竟,这车一出,说不定要分走他们碗里的肉。
换位思考一下,厂家肯定盼着这款车能一炮而红,借此扬名立万。可要是品控拉胯,售后掉链子,那可就真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谁不想花小钱办大事?但也要擦亮眼睛,别光盯着价儿,忽略了质量和服务。毕竟,便宜没好货,这句老话,也不是空穴来风。
当我们一门心思把低价和“劣质”划等号时,是不是忘了咱中国制造在成本控制这块儿,早就练成了绝活?早些年,咱总觉得洋货就是香,国货就是low。可现在呢,越来越多的国货,无论是做工还是设计,那都叫一个精益求精。
或许,这款摩迪威350X的横空出世,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老观念。它让我们瞧见,国内摩托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洗牌。消费者不再一味迷信品牌,而是更看重性价比。厂家也在绞尽脑汁提升品质和服务,力求满足挑剔的消费者。
当然,这车到底能不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得走着瞧。但最起码,它给我们多了一个选择。让我们在选购摩托的时候,不再只能仰望那些高不可攀的大牌,而是多了一个更贴近老百姓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