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一号工程,智己的锐化

上汽一号工程,智己的锐化

如果说,过去的上汽集团总给人一种“老牌大厂”的既视感,那么最近几年智己的横空出世,确实有点“老树发新芽”的味道。坦白讲,我一开始对智己没什么感觉,毕竟新势力品牌层出不穷,谁还没点高科技和情怀讲讲?但你要说上汽真的只是造车的“国企思维”,那可未必。智己L6这波操作,确实有点意思。

“一号工程”这个标签,听起来就像是家族里最宠的那位小孩。什么资源、什么技术,全集团优先投喂,别的兄弟先靠边站。智己,就是这么个存在。你说它是上汽冲击高端的排头兵,这话真不算夸张。

说实话,国内新能源市场这两年就像在打群架:蔚来理想们在一边秀肌肉,比亚迪们在一边玩价格战,背后还有一堆新玩家虎视眈眈。按理说,智己L6这种定位20-30万区间的高端纯电轿车,想要脱颖而出,压力山大。但偏偏,智己L6硬是靠“高定+高智”这两张牌,把自己拉出了一个新赛道。

什么叫“精致人群”?说白了,就是既想要外观拉风,又要科技感爆棚,还不能随大流。智己L6这波“马蒂斯红”操作,直接拿下了这拨用户的审美C位。朋友圈里但凡开这车的小姐姐小哥哥,拍照发个九宫格,评论区里准有人问:这是啥新车?外观确实够抓眼球。

可别以为只有颜值。内饰和配置上,智己L6同样不含糊。比如那个一秒变天的“瞬感智控防晒天幕”,说实话第一次体验的时候还以为是概念车上的玩意。结果工程师告诉我,这玩意不仅防晒是行业天花板,调光还做到毫秒级,甚至比有些旗舰手机屏幕切换都快——只能说,内卷到天花板了。

再看座椅,什么“贝果舒压系统”,说白了就是把座椅做成了会按摩的甜甜圈。别笑,真坐上一圈,赶上早高峰堵车都能放松点神经。 有时候高端感不是靠堆料,而是用心琢磨用户的“小情绪”。

当然,智己最敢吹的还是技术底子。灵蜥数字底盘、800V高压平台、IM AD智能辅助驾驶,这些听起来很玄乎的词,其实背后全是集团的资源倾斜。说到底,智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上汽这座技术大山。什么固态电池、AI大模型,统统优先上智己,别的品牌只能排队。

上汽一号工程,智己的锐化-有驾

但你要说智己就此高枕无忧?也未必。新能源的风口变化太快,今天的王炸,明天可能就成基本操作。比如800V平台和20分钟快充,去年还算稀罕,现在已经成了高端纯电的入场券。智己必须在体验和细节上持续领先,才能让用户觉得“值”。

我倒觉得,智己真正的锐化,不只是产品力上的“堆料”,而是整个品牌调性的转变。以前上汽稳字当头,追求大而全,现在智己放下身段,更愿意和新世代用户对话,甚至主动听取用户反馈——什么“精致人群”“高定圈层”,都是从用户社群里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这种与用户共创的姿态,说高端,其实是“接地气”的另一种表达。

但话说回来,光有气质还不够。售后服务、OTA升级、渠道体验,这些环节如果跟不上,用户迟早会用脚投票。上汽现在拼命铺门店、砸服务,就是不想在最后一公里被拉下分。

有朋友问我,智己L6到底配不配得上“上汽一号工程”这顶帽子?我的答案是:目前看,还行,但不能松懈。新能源市场永远没有终局,只有不断的自我进化。

真正的高端,不是把产品卖贵,而是让用户发自内心觉得“花得值”。智己要做的,不只是攻进高端市场,更是在每一次体验里,给用户一个“再来一次”的理由。

至于未来,智己是不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的“高端标杆”?说真的,我愿意再多给它点时间,也希望它别让喜欢它的用户失望。

毕竟,锐化的刀,才刚刚出鞘。

上汽一号工程,智己的锐化-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