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南非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谈判,双方将联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向绿色制造转型

刚从朋友口中听说,南非这边和中国汽车厂商又开上谈判了。朋友当时嘀咕一句:你说这段关系,能成吗?毕竟之前北汽那会儿搞的那厂,产量才300辆,明显撑不起局面。这数字我是现场感受到挺扎心的,年产4万到5万辆的预期,结果砍成几百辆,是不是差太多了点?

说实话,南非汽车产业的现状我多少了解点,毕竟那算是非洲最体量大的汽车制造基地了,2023年整年产量大概63万辆左右(估算,样本有限)。这规模放在非洲,确实是巨头级别。出口比例高,尤其是欧盟市场,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二,说明他们不是靠本地市场活的。问题是,这产业从一开始就没啥本土品牌,更多是外企扎根的模式,历史上尝试过自研车,但被市场和资本双重夹击,止步不前。

一觉醒来,南非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谈判,双方将联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向绿色制造转型-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上次跟一位汽车供应链管理的老同事聊起南非,他强调一个点:这里的供应链不像国内或东亚国家那样一条龙,更多靠进口零部件,拆装组装性质更明显。想象你在厨房做饭,但调料全得从外面进口,稳定性和成本控制很难抓得紧。于是如果做新能车,零部件供应链复杂度立刻暴增,关键原材料虽然丰富,但从矿石到电池是有一条长链的。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之前我一直觉得南非的丰富矿产资源是天然决定他们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优势,结果事实证明,供应链的整合和技术积累才是更难迈过去的坎。这点我得修正一下。资源是底子,但盖一座楼可不只靠地基嘛。

最近国际能源署提到,20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1400万辆,同比增长35%(来源:国际能源署,体感)。全球电动车份额刚跃升至18%。南非眼下目标是到2025年电动车占新车20%,2030年40%,2035年60%。这换句话说,传统燃油车需求正下滑,转型不可避免。好奇的是,南非政府除了支持政策外,具体怎么协助本地厂改造产线?或者仅靠吸引外资?

一觉醒来,南非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谈判,双方将联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向绿色制造转型-有驾

对比一把,北汽的工厂和丰田在南非的海拉克斯生产线差距明显。丰田产能稳定,年产量数万台,而且已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本地零件配套体系。北汽那边因为多是燃油车型,又缺少成熟供应链,产量才300辆。是研发没跟上,还是市场接受度低?我猜两者都有。燃油市场逐渐萎缩,短期内投入产能风险大,厂商自然犯难。

顺便问一句,你觉得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南非真正能翻开局面吗?单从补贴和资源看,应该是有潜力的,但实操起来,还不如咱们这里本土上游供应链成熟,环境适应也有差异。

中国新能源厂商已经开始在南非布局,比如路透报道某家厂商和贸易部门谈设厂,可能落在东伦敦或彼得马里茨堡。选这些地方,一部分是因为靠近矿产资源,另一部分因为交通物流便利。想象这像是鱼找水,不同的水域影响鱼的成长速度。可地方配套能否跟上?这段先按下不表。

一觉醒来,南非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谈判,双方将联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向绿色制造转型-有驾

细节上来说,南非出台的电动汽车产业政策里有不少激励,对本地生产和技术转移要求很明确。中国厂商能否在这政策红利里顺利消化技术和转型阵痛?我没细想过,但直觉是痛点肯定不少——毕竟技术转让和供应链培育没得捷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硬指标。

临场小计算了一下,如果按南非燃油车平均使用成本,燃油加维护一年大约在1万兰特上下(估计,体感),而电动车初期购车成本比燃油车贵20%-30%。购车者短期是否愿意买单,这需要更明显的使用成本优势支撑。再加上当地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是否真能快速撬动市场,还是个问号。

一觉醒来,南非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谈判,双方将联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向绿色制造转型-有驾

我这几天也问了销售同事,他们觉得本地用户买新能源车,心理接受度逐年提高,但受限于价格和续航还是观望多,跟中国市场活跃度比,南非明显慢一大截。换句话说,厂商必须靠政策和技术配套同时发力。

现在看南非这场中国产能+资源+技术的三角合作,有点像三个人抬一张大桌子,没想到的是,到底谁最吃力还不明朗。厂商抱团能否解决产能低下和供应链断裂?政府扶持能不能落实落地?用户愿不愿买单?

说到这里,我在办公室看到外面刚下过雨的柏油路上,一滴水珠顺着车门边缘缓缓滑落,晶亮透明,却又轻轻一闪即逝。新能源汽车的会不会就像这滴水珠一样,面临诸多掣肘和挑战,但终究会顺势汇入更大的行业浪潮?这值得期待,也值得警惕。

一觉醒来,南非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谈判,双方将联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向绿色制造转型-有驾

你怎么看?南非的脱胎换骨,是机遇还是慢性的烂泥里找黄金?这场中非汽车制造合作的棋局,会走向哪头?我反正会继续盯着,毕竟汽车这行业,永远比新闻稿里写的复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