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工业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企业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懈的奋斗,在时代的浪潮中刻下深深的印记。长城汽车,便是这样一家令人瞩目的企业。近日,《人民日报》2025年7月20日头版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进行了专题报道,让我们得以走进这家企业的内核,探寻其蓬勃发展的密码。
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筑牢发展基石
核心技术自主化:全产业链的“硬核”坚守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核心技术就如同企业的“命门”,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长城汽车深谙此道,坚持全产业链自主研发,业务全面覆盖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全价值链。这就好比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确保每一块砖石都坚固可靠。
2024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高达104亿元,连续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占销售额的5.2%。这一组数据,犹如一记记重锤,敲响了企业重视技术研发的激昂鼓点。要知道,在汽车行业,研发的投入往往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力。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彰显了长城汽车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而支撑这一庞大研发体系的,是一支规模超2.3万人的工程师团队。这意味着在长城汽车,平均每4名员工中就有1名工程师。如此高比例的工程师占比,在汽车行业实属罕见。他们就像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工匠,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在生产线上精益求精,用智慧和汗水为长城汽车的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球化技术适配能力:模拟极端环境,征服全球市场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的气候和路况条件。长城汽车深知这一点,为了确保旗下车型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投资近100亿元建成了试验中心。这个试验中心就像是一个“汽车科技的魔法世界”,具备新能源、热管理等2000余项试验能力。
其中,环境风洞实验室更是令人惊叹。它能够模拟从-40℃的极寒到60℃的酷热极端温度,以及高达250km/h的风速。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实验室里,一辆辆汽车如同在极端环境中经历“冰火两重天”和“狂风暴雨”的考验。通过全球复杂气候模拟,长城汽车能够精准地了解汽车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从而对车辆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这就好比一位运动员在训练中模拟各种比赛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技水平,以便在真正的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
经营成果与战略方向:稳健前行,剑指全球
业绩增长:数据背后的实力见证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它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2024年,长城汽车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营收达到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70.79亿元,同比增长419.99%。这一组组增长的数据,就像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奏响了长城汽车蓬勃发展的乐章。
而在销售方面,长城汽车同样表现出色。2025年上半年,销售新车近57万辆,同比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连续4年增长,这充分说明了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长城汽车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成功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智能化与电动化突破:引领行业潮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化和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长城汽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打造了端到端大模型、九州超算中心等前沿科技设施。这些科技设施就像是汽车的“智慧大脑”,为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时,长城汽车自研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覆盖了城区至乡村全场景。这意味着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街道,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小道,长城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能够为驾驶者提供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这就好比为汽车配备了一位贴心的“智能副驾驶”,时刻为驾驶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全球化战略(生态出海):拓展海外版图,拥抱世界市场
“中国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但长城志在全球。”魏建军的这句话,道出了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决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长城汽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欧亚、泰国、巴西建立了全工艺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就像是一颗颗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种子”,在当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同时,长城汽车在海外渠道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外渠道超1300家,累计出口超160万辆。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19.98万辆,同比增长62.09%。这一组组数据,充分说明了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长城汽车就像一位勇敢的“航海家”,驾驶着“中国汽车”的巨轮,在全球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企业价值观与行业观点:坚守底线,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长期主义与底线思维:品质至上,拒绝恶性竞争
在汽车行业,竞争无处不在。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不惜采取恶性价格战等手段,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长远来看,却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坚决反对这种恶性价格战,他表示:“哪怕跌出销量前十,也要坚持走正确的路。”
这种长期主义和底线思维,体现在长城汽车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上。每款车在交付用户之前,都需要通过7000公里的严苛测试,这相当于用户日常行驶30万公里。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每一辆车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确保在交付用户手中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为用户服务。长城汽车就像一位严谨的“工匠大师”,对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绝不拿用户当“小白鼠”。
呼吁行业健康发展:诚信为本,守护行业生态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恶性价格战之外,还存在着资本裹挟、虚假宣传等乱象。这些乱象就像是一颗颗“毒瘤”,侵蚀着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魏建军对此深感忧虑,他强调:“诚信是行业生命线,需守住底线维护生态。”
确实,诚信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也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如果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那么最终失去的将是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长城汽车以身作则,坚守诚信底线,用实际行动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同时,魏建军也呼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市场环境,让中国汽车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金句背后的精神力量:“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必不辜负时代,干就完咧!”
“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必不辜负时代,干就完咧!”魏建军的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了豪情壮志。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长城汽车35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在过去的35年里,长城汽车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从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如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集团。这一路走来,长城汽车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魏建军的这句话,也激励着每一位长城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勇往直前,不负时代重托。
同时,这句话也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像长城汽车一样,抓住机遇,勇于挑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以坚定的信念追求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是“引进来”重要还是“走出去”重要?
长城汽车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无限可能。然而,在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议话题:是“引进来”重要还是“走出去”重要?
“引进来”,意味着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通过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的实力。这种方式可以让中国汽车企业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实现快速发展。例如,一些中国汽车企业通过与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而“走出去”,则是中国汽车企业将自身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这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长城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全球化战略,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那么,究竟是“引进来”重要还是“走出去”重要呢?这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策略。在发展初期,可以通过“引进来”积累经验和技术;在具备一定实力后,再通过“走出去”拓展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你们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有什么看法呢?是更倾向于“引进来”,还是更看好“走出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