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说这轱辘圈儿里的事儿,是不是越来越玄乎了?
瞅瞅最近那中大型轿子车的出货单,小米SU7愣是蹿到头把交椅上,把一溜儿老牌车厂拍在沙滩上。这事儿,你说赛博朋克不赛博朋克?搁几年前,大伙儿还当小米造车是画饼充饥,结果现在,人家真家伙实料地整出来了,还直接给整成顶流了。
当然,SU7能C位出道,也不是平地一声雷。比亚迪汉L排在第七,也算小有斩获。只是,你再瞄瞄后头的银河E8、极氪001,当年那股子鹤立鸡群的劲头都泄了,销量断崖式下跌。还有那日产N7,虽说也勉强蹭了个榜,可也就趴在十几名那儿,跟大伙儿盼着的“日产绝地反击”好像有点跑偏。
这张单子背后,猫腻不少。
一方面,电车这帮后生仔,的确是火力全开了。SU7、汉L、小鹏P7+,哪个不是新能源阵营里的扛把子?可另一方面,老牌劲旅“56E”——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依旧是岿然不动。奥迪A6L、宝马5系甚至直接杀进了前三,奔驰E级单周也能卖个两千多辆。这说明啥?说明金主爸爸们还是死忠粉啊!
这就有点意思了。年轻的后浪们可能更吃科技那套,为了“为梦想充值”的情怀,去整一台SU7; 但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司机们,可能还是觉着开辆BBA更能撑门面。
说白了,买车这事儿,终归还是得盘算盘算自己到底要啥。
有人觉得,车就是个代步工具,能挡风遮雨就OK; 有人觉得,车是行走的社交名片,开出去必须有排面; 还有人觉得,车是第二个家,要舒坦,要智能。
就拿SU7来说,它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拿捏住了年轻人的心头好。炫酷的外观、智能的配置,再加上小米这块金字招牌,简直就是为Z世代量身定制的。
但你也不能小觑了老牌车企的底蕴。BBA之所以能这么卖座,靠的可不仅仅是牌子响。人家在底盘调校、内饰做工、驾驶手感这些方面,那都是下了苦功夫的。
而且,咱们也得瞅仔细了,榜单后半段那些车,日子可不好过。星纪元ET、阿维塔12,销量就那么几百台; 零跑C01、领克Z10,虽说挤进了前20,可销量也才两百多辆。
仅这一个数字,就够扎眼的了。
更惨的是,像星海S7、宝马i5、享界S9,销量更是惨不忍睹,都在200辆以下。甚至还有一些新势力车型,比如极狐 阿尔法S、岚图追光,已经快被市场抛到九霄云外了。
当我们一门心思地把原因归结为“产品力拉胯”时,是不是忽略了这些车企在品牌运营、渠道铺设、用户维护这些方面的短板?毕竟,好酒也怕巷子深,更何况,现在这年月,光靠酒香,怕是早就被各种香水味儿盖过去了。
说白了,车市的厮杀,早就不单单是拼产品力了,而是比拼全方位的综合实力。谁能更精准地抓住用户的心巴,谁就能在这片红海里站稳脚跟。
所以,别瞎买!掏钱之前,先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图啥。是想要炸街的外观?还是想要葛优躺的舒适?是想要科技感拉满?还是想要皮实耐用?
毕竟,买车可不是买葱,动不动就几十万大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否则,买回去后悔,可就真成了韭菜了。
末了,再回到开头那茬儿。车市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也见怪不怪了。毕竟,时代在变迁,消费者的口味也在迭代。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变”本身了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