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直播卷成红海的今天,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流量明星站台,没有“全网最低价”的噱头,他带着技术高管和B站UP主,在保定郊外的草地上支起帐篷,用一场“假期自驾游”直播,把全新高山MPV的硬核实力,变成了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营销,实则精准戳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痛点。
第三排的“权力游戏”:魏建军为何甘当“人肉座椅”?
直播中最具话题性的画面,莫过于魏建军主动坐进全新高山第三排的瞬间。这个举动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在传统MPV的座位鄙视链中,第三排往往是“被牺牲”的存在——空间局促、配置寒酸,甚至被调侃为“应急专座”。但魏建军偏要用实际行动打破这种偏见:5米4级车身与纯平地板的组合,让第三排腿部空间堪比头等舱;二三排共轨设计更让空间分配如搭积木般灵活。当他在直播中笑着说出“这排能葛优躺”时,屏幕前的观众突然意识到:原来MPV的第三排,也可以成为全家争抢的“黄金座位”。
这种对空间平权的坚持,折射出长城汽车对家庭用户的深刻理解。在中国,一辆MPV往往承载着三代人的出行需求:老人需要宽敞的上下车通道,孩子需要随时可调的座椅角度,而年轻人则希望车辆能兼顾实用与品质。全新高山通过可变空间设计、低踏板车门和预约感应开门等细节,让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都被温柔托住。这种“不偏心”的产品哲学,或许正是魏建军所说的“技术人话”——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把车开到用户的生活里,让体验自己说话。
智能科技的“去黑话化”:从实验室到露营地的距离
当汽车行业陷入“参数内卷”时,全新高山却用一场露营直播,展现了智能科技的另一种可能。Coffee OS 3.2系统没有堆砌“L2.99级自动驾驶”之类的术语,而是用三块高清大屏、SPA级座椅和冷暖冰箱,把车厢变成了移动的“家庭客厅”。但更值得玩味的是魏建军对技术的态度:他反复强调“智能驾驶不是取代人”,甚至在直播中亲自演示了Coffee Pilot Ultra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无论是厂区无图道路还是盘山公路,系统都能以一套算法实现行车与泊车的无缝切换,彻底告别场景切换时的卡顿与迟疑。
这种对“人机共驾”理念的坚持,背后是长城汽车对安全底线的坚守。5.1亿元建造的多角度碰撞试验室、8条牵引轨道和价值1亿元的假人矩阵,让每一块车身钢板都成了“沉默的守护者”。当魏建军在直播中提及“辅助驾驶总里程超1.3亿公里”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一个车企对生命的敬畏。这种“技术保守主义”,在追求激进创新的行业语境中显得弥足珍贵。
Hi4四驱:MPV的“越野心”与“家用魂”
在传统认知中,MPV与四驱系统似乎是两条平行线——前者追求舒适,后者强调操控。但全新高山却用Hi4性能版智能四驱技术,打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直播中的盘山公路环节,车辆面对湿滑路面与连续弯道时,四驱系统毫秒级的扭矩分配让车身始终稳如磐石。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套系统并未以牺牲能耗为代价——四挡电四驱电混技术通过智能能量管理,让车辆在纯电模式下静谧如电车,馈电时又能保持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既能带老人孩子去郊外看星星,也能在长途旅行中告别里程焦虑。
魏建军的这场直播,像一面镜子,照出了MPV市场的真需求。当行业还在争论“沙发彩电大沙发”是否代表高端时,长城汽车已经用全新高山证明:真正的豪华,是让每个座位都成为C位,让每段旅程都充满温度。这种“反套路”的营销哲学,或许正是魏建军所说的“技术人话”——不需要夸张的表演,不需要生硬的推销,只需要把车开到用户的生活里,让产品自己说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