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车祸后一切电力都断了,车门却还能被解开吗?尚界 H5 今天把这个“救命按钮”搬到了普通家用轿车上。 它配备了和旗舰车型同级的 CPM 碰撞解锁冗余模块——即便主电源被切断,也能让车门打开,避免被困的最坏场景。
这个装置不是噱头。 华为终端高层余承东曾经介绍过,首款搭载该模块的是问界 M8。
CPM 的设计理念很直白:把电源、控制单元、接收器都备份一套,再把这些备份元件摆到不容易受撞击影响的位置。 还有一条独立的安全专线,只接收碰撞信号。
简言之,多一套“后备钥匙”,多一份逃生保障。 想像一下,发生严重碰撞后,主系统瘫痪,但救援通道仍然畅通,这种设计能把被困风险降到更低。
安全配置之外,尚界 H5 的定位也很明确。 它是鸿蒙智行阵营里最亲民的一款,9月23日晚正式上市,起步价约为15.98万元(之前的预售价是16.98万元)。
版本线比较丰富:增程版和纯电版都有多个选择,电池从32.6kWh到80kWh不等,续航从约525公里到1360公里覆盖。 车身尺寸不小,轴距为2840mm,内部空间够用。
技术上,这辆车基于上汽荣威 ES39 平台打造,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与驾驶套件。 传感器面板相当豪华:192线激光雷达加上4D毫米波雷达,配合 HUAWEI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算是给了“自动驾驶加安全备份”的双重承诺。
内饰走“游艇式环抱”路线,15.6英寸中控屏、50W无线快充与两个66W有线快充都是标配。 后排还能选装 MagLink 车载屏,细节上也下了功夫。
说到这里,有两个话题值得我们盯紧。 第一,安全永远不是盒子里的广告词。
近年公众对事故中车门打不开、救援受阻的案例非常敏感,厂商把冗余解锁作为卖点,能不能真正落地并被监管验证,是消费者关心的实事。 第二,成本与定价的平衡。
把冗余系统放进更便宜的车型,意味着企业愿意把安全配置下沉到大众市场,这本身是好事。 问题是,这类模块会不会成为“聊胜于无”的装饰?或者说,加入了它后,厂商是否会在其他安全细节上偷懒?这值得监督。
我个人倾向于支持更多冗余设计。 事故面前,额外的一道保险往往比任何营销都更值钱。
消费者买车,不只买颜值和续航。 买的还有一份心安。
大家买车时会不会把这种“碰撞后能否开门”的能力列进必查项?你愿意为这种额外安全支付更多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