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为舟,责任作桨,比亚迪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

近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比亚迪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获“ESG新标杆企业奖”。该奖项是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专业权威机构,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指导下设立的ESG领域权威奖项,旨在挖掘并表彰在环境(如低碳减排、绿色供应链)、社会(如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及公司治理(如合规管理、风险防控)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企业。

技术为舟,责任作桨,比亚迪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有驾

当全球车企还在为电动化转型焦灼时,比亚迪已悄然完成了一场更深刻的蜕变——将ESG基因融入企业血脉。2024年,这家中国新能源巨头以一份详实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揭开了其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的底层逻辑:技术创新的绿色能量,正在重构商业价值的评判标准。

绿色革命:从产品到价值链的零碳远征

“力争204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比亚迪在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宣言,掷地有声。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场由技术驱动的系统性变革。

刀片电池的突破性创新成为这场革命的缩影。2020年横空出世的刀片电池,凭借“6S技术”和超800项专利,成功通过严苛的针刺试验,解决了动力电池安全痛点。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采用磷酸铁锂路线减少对镍钴的依赖,15,000次循环寿命远超整车使用年限,退役后梯次利用于储能领域。正是这项技术,让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不足3%跃升至2024年的超70%,几乎以一己之力重塑行业技术路线。

更凌厉的攻势出现在混动领域。第五代DM技术以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2.9L百公里亏电油耗和2100公里综合续航,彻底终结了“油电之争”。其背后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让高温能耗降低10%、低温能耗节省8%,堪称插混技术的“珠穆朗玛峰”。配合e平台3.0 Evo的十二合一智能电驱、智能宽温域热泵技术,比亚迪不断实现碳减排。

技术为舟,责任作桨,比亚迪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有驾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e平台3.0 Evo,图片来源:比亚迪2024年ESG报告)

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约1500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数千万吨。而在自身运营层面,工厂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超4.68亿千瓦时,全年实施410个节能项目,减碳21万吨。

责任基因:工程师精神背后的社会担当

这背后发挥作用的是比亚迪的工程师精神和责任基因。走进比亚迪总部,两面墙揭示了这个科技帝国的灵魂:一面是挂满5万多项专利的“专利墙”,另一面是镌刻“精益求精,匠心品质”的“工程墙”。这种独特的“工程师之魂”,正转化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践行。

技术为舟,责任作桨,比亚迪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有驾

(比亚迪工匠墙,图片来源:比亚迪2024年ESG报告)

在人才生态建设上,比亚迪展现出“长期主义”视野。2024年员工总数达96.8万人,较上年激增37.7%,女性员工占比30.11%。令人瞩目的是“追溯计划”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前沿技术培训、跨部门协作和市场实战,让入职4年的技术新兵快速成长为掌管200人团队的部门经理。而投入超18亿的“员工可持续计划”,覆盖近1.2万名员工,55.35小时的人均培训时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工匠精神的传承更具象化。被称作“试车第一人”的比亚迪工程师,累计测试里程达16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1圈。他创造的“多维度动态测试法”,将车辆操控精度控制在0.1秒内,成为“毫米级品质”的最佳代言。

社会责任版图的扩展同样震撼。截至2024年ESG报告期,比亚迪投入30亿元设立教育慈善基金,助力科技创新;在非洲13国推广电动出行,为埃塞俄比亚带去首场电动化革命。

治理进化:从专利墙到廉洁账户的透明革命

当ESG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通行证,比亚迪用一套严密的治理体系给出了中国方案。其核心在于:将合规经营转化为竞争力,让透明成为新资产。

在董事会多元化方面,比亚迪女性董事占比16.7%,独立董事达50%,专业背景覆盖制造、财务、风险管理等领域。这种结构支撑起四层ESG治理架构:董事会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季度审议ESG议题,ESG管理委员会制定具体策略,各事业群执行落地。2024年开展的8场碳管理专项培训,实现气候治理人员100%覆盖。

在廉洁供应链建设上。比亚迪要求供应商签署《反腐败承诺书》,对违规者取消合作资格并列入黑名单。内部则建立“廉洁账户”,允许员工主动上缴不正当利益。2024年审计监察处查处严重违规49人,移送司法机关15起,供应商黑名单制度让“灰色交易”无处遁形。这套机制使比亚迪成为业内少数实现供应商碳足迹管理的企业,75场供应商技术交流会推动全链条绿色升级。

结语:向善而生是科技企业的终极答案

比亚迪的ESG实践揭示了一个趋势:未来企业的较量,不仅是技术专利之争,更是责任基因的比拼。其2045碳中和目标背后,是DM混动技术持续不断的迭代,是电池实验室二十载坚守,更是将工匠精神注入数千万辆产品的执着。

综上,比亚迪的ESG新标杆之路证明,真正的商业领袖从不止步于利润数字,他们正用绿色创新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价值坐标。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场向善而行的远征,中国制造的全球叙事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