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间4月30日早上9点30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钟声还没消散,特斯拉的股价就一头栽下6%。
交易大厅里,一位操盘手盯着屏幕苦笑:“昨天刚买的铜期货,一觉醒来亏掉半年工资。 ”
这不是普通的股市震荡。
当天美国商务部扔出一颗炸弹: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而三个月前还保持着2.4%的增长。
道琼斯指数瞬间蒸发800点,标普500的科技七巨头集体跳水,亚马逊仓库里积压的进口商品堆到天花板。
一、GDP负增长背后的魔幻现实
企业主约翰看着海关账单发愁。
他的婴儿用品公司为躲避5月可能加征的关税,上季度疯狂囤了377%的原料。
“现在仓库塞满纸尿裤,但消费者都在缩减开支。 ”
这恰好解释了GDP萎缩的诡异逻辑。
企业为应对贸易战疯狂进口,导致净出口拖累GDP近5个百分点。
而联邦政府支出突然刹车,5.1%的降幅又砍掉0.33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54.4,比2020年疫情初期还惨淡。
白宫发言人辩解称“这是经济转型的阵痛”。
但纽约港的集装箱码头暴露真相:积压的空箱比装满的还多三成。
货运司机麦克吐槽:“上个月跑10趟能赚5000美元,现在跑15趟反而亏钱。 ”
二、关税战打出的七伤拳
加州某科技公司的实验室里,玛丽正在打包实验器材。
《自然》杂志调查显示,全美75%科研人员考虑出走。
“政府砍掉我们30%经费,却给关税补贴烧钱。 ”
这届美国政府上台100天,干了三件“大事”。
先是给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结果特斯拉先跌为敬。
接着对欧洲钢铝征税,逼得宝马把工厂迁到墨西哥。
最后连加拿大木材都不放过,北美建材价格三个月飙涨40%。
最惨的是中小企业。
佛罗里达的海鲜进口商琳达哭诉:“龙虾关税从7%涨到25%,但中国人早改吃阿根廷红虾了。 ”
她的冷库里还冻着价值80万美元的波士顿龙虾。
三、旧秩序正在崩塌
达利欧在社交媒体的长文引发海啸。
这位预言了2008年危机的老头,列出一组惊悚数据:美债规模达到GDP的123%,光利息就要吃掉40%的财政收入。
全球美元储备占比以每年2%的速度蒸发。
现实比数据更魔幻。
沙特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部分原油,印度和俄罗斯搞起卢比-卢布直接交易。
就连美国企业都在“叛变”,亚马逊悄悄给中国商品标注“含关税成本”,结果遭白宫约谈。
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正在重新学习地理。
“以前盯着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市场,现在得加上上海、孟买、迪拜。 ”
高盛最新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首次集体超过美债。
四、百日新政变成百日噩梦
总统特朗普在高尔夫球场接到GDP数据时,把推文当成了武器。
“拜登留下的烂摊子,需要时间清理。 ”
但民众的耐心正在耗尽,55%的人给政府百日表现打差评,创80年来最糟纪录。
看看这三个月的成绩单:
纳斯达克指数跌去8%,美元指数连破三道关口。
外国投资者抛售542亿美元美债,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季抛售。
政府说要创造百万就业,结果制造业岗位反而减少3.2万个。
《纽约时报》嘲讽这是“反向经济奇迹”。
当其他国家用补贴吸引企业时,美国在忙着筑关税高墙。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开玩笑:“我们现在得教孩子认两种美元——绿纸的和加元的。 ”
五、全球经济的血色黎明
伦敦金属交易所里,铜期货的暴跌让老交易员想起2008年。
纽约铜价单日暴跌6%,伦铜跟跌3%,矿业公司的止损单堆成山。
“这不是简单的回调,而是产业链在重构。 ”
印尼镍矿老板苏帕尔诺连夜修改合同。
“原先80%出口美国,现在要转到中国和印度。 ”
他的笔记本上记着新客户信息:宁德时代、比亚迪、塔塔集团......
非洲小国赞比亚的遭遇更残酷。
这个铜矿出口占GDP35%的国家,货币一周贬值1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出口收入平均下降12%。
交易大厅里的新标语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墙上,有人贴了张新标语:
“2018年我们怕贸易战,2020年怕疫情,2023年怕加息——现在,我们怕所有事情一起发生。 ”
交易员汤姆看着标语气笑了:“至少这次不用猜黑天鹅长什么样了。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