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讯(记者吴博峰)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1分(满分100分),与上年持平并维持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用户抱怨率降至9%,忠诚度得分达79分,两项指标均创近10年最好成绩。
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呈现“一升一降”态势。一方面,质量可靠性表现亮眼,得分达80.5分,同比增长2分,达到近10年最高水平。百辆新车故障(问题)次数降至179次,较上年减少9次。故障分布更趋集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内饰三大系统故障(问题)次数占比达72%,较2024年、2023年分别上升16个和2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2025年销售服务满意度得分80分,同比下降1分,交车过程、线上服务、试乘试驾降幅最为明显。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79分,同比下降2分,降幅显著。售后服务五大因子中,用户对服务态度、保养和维修服务质量的评价相对较高。服务收费满意度处于低位,服务效率满意度由2024年第三位跌至2025年第四位。
用户对智能网联功能的体验呈现优势突出、短板明显的特点。整体而言,驾驶辅助功能好用比例(78%)高于智能座舱(75%)。驾驶辅助领域,定速巡航、防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4项功能配置率高且用户认可度佳,是行业优势领域,而自动紧急制动虽配置率较高,但用户体验较差,尤其在紧急制动距离判断上须优先完善;智能座舱领域,车载4G/5G网络、车联APP、车载映射系统(手机投屏)、车载智能助手等功能配置率高且用户体验好;系统远程升级(OTA)因升级内容、时间与用户需求匹配度不足,成为须重点改进的功能。
用户需求方面,性能好、质量可靠性高、舒适性高依然是用户购车考虑的前三位原因,质量可靠性高的比重连续3年上升,由2024年第三位上升至2025年第二位。售后服务好的比重同样连续3年上涨,而品牌知名度高的比重连续3年下降,2025年较2023年下降6个百分点。满意度模型显示,品牌形象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力有所减弱,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驱动作用自2017年以来首次超过品牌形象,表明用户对品牌的认知逐渐固化,关注点更多转向产品与服务的实际供给质量。
研究还发现,在消费群体与购车权益方面,2025年燃油汽车新购车用户比例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56%的用户购车时会考虑多款车型,其中增购和换购用户的车型对比意愿远高于新购车用户,对质量可靠性的关注度也更高;服务权益方面,用户对整车质保延长、免费保养等服务类权益的期待最为强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