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讲真,看着有点魔幻。
陕汽那个新能源车架智能工厂,拿了个国家认证的“卓越级”牌子。
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
这不是表扬,这是上战场前的授旗仪式,是把一个本来在后方安心打铁的壮汉,直接推到阵前,对着所有人喊:都看好了,这哥们是我们这边最能打的,你们谁不服,可以上来试试。
这就叫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叫智能工厂?数字化、AI视觉、大数据、一个“数据大脑”统一调度。这些词,单拎出来,每一个都像是科技发布会上的压缩毛巾,听着高大上,实际上在座的各位,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当这些东西被陕汽这种浓眉大眼的重卡巨头玩明白了,那味道就完全变了。
这不是在搞技术升级,这是在修仙。
过去造车,是手工作坊,老师傅靠手感和经验,咣咣一顿敲,好坏看天意。后来是流水线,人是螺丝钉,效率是上去了,但灵活性约等于零。
现在陕汽这个玩法,是直接开启了“道诡异仙”模式。整个工厂就像一个活物,一个巨大的、由代码和齿轮构成的钢铁巨兽。订单就是它的神识,它感知到外界需要一把剑,生产线上瞬间就能调整成型,给你锻出一把剑;感知到需要一面盾,咣当一下,它又能给你压出一面盾。所谓“柔性化生产”,就是这巨兽的“变形”神通。
什么多车型平台共线生产,什么288秒下一辆新能源重卡。翻译过来就是,我的技能冷却时间极短,而且蓝耗很低,可以不停地放。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总说自动驾驶,觉得关键在特斯拉,在那些花里胡哨的激光雷达和算法上。错了,大错特错。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其实藏在那些横冲直撞的老头乐里。因为最牛逼的技术,不是在实验室里跑出多漂亮的数据,而是能不能应付现实世界里最不讲理、最混沌的场景。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技术再牛,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同理,一个工厂牛不牛,关键也不在于它的技术名词有多唬人,而在于它到底是不是为了应对这个掀桌子时代而生的。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不是你卖三万我卖两万八的存量竞争。现在是黑暗森林,是标准的吃鸡模式,所有人都在往圈里跑,圈在不断缩小,旁边还TM在放毒。这时候,谁能最快地从地上捡起一把枪,谁能最快地把子弹上膛,谁就活得久。
陕汽这个所谓的“智能工厂”,就是一把会自动寻找目标、自动上膛、甚至能自己生产子TAIN的枪。当你的对手还在为下一个车型要不要开新生产线而开会吵架的时候,人家这里,工程师点点屏幕,参数一改,新的“武器”就开始铸造了。这哪是造车,这根本就是在铸剑,准备上阵捅人了!
我作为一个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的中年人,看到“AI视觉检测系统全流程质量追溯”这种话,已经免疫了。但转念一想,这玩意的本质是什么?是不信任。是对人类的不信任,是对传统流程的不信任。它就像一个得了被迫害妄想症的监工,24小时不眨眼地盯着每一个零件,每一个焊点。这种极致的偏执,放在人身上是病,但放在工业生产上,就是一种恐怖的战斗力。
它确保了每一发打出去的“子弹”,都是绝对可靠的。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战地记者,只不过战场上跑的不是士兵,是AGV小车,也挺赛博朋克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战斗力还会传染。经开区围绕着陕汽和吉利,搞出了一个所谓的“半小时产业圈”。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一个武林盟主振臂一呼,方圆百里的门派、铁匠铺、镖局、药店,全都是他的人。盟主需要一把新武器,隔壁的华域赛科利15分钟就把配件送过来;盟主觉得座椅不舒服,旁边的延锋座椅直接把研发中心搬到你家隔壁,现场给你定制一个“武林至尊宝座”。
这种产业蛊王一样的生态,把效率两个字,玩到了让人头皮发麻的程度。这不是简单的1+1,这是在搞军团协同作战,是闪电战。
所以说,到最后,比的不是谁的技术牛,而是谁的朋友多,谁能喊来的人多。就这么简单。
我们总以为,未来的战争是技术和参数的战争。是是是,技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牛逼的技术,迅速变成更牛逼的产能,然后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离谱价格,直接把整个市场砸穿。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陕汽这种玩法,就是准备连桌子带人都给你扬了。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最好的商业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来我这里领救济粮。
所以,别再把“智能工厂”这种新闻当成一个简单的企业喜报了。
这是檄文。
是陕汽对着所有同行说:我,准备好了。要么你们跟着我一起卷,要么就等着被我卷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行业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在变得更好,也变得更残忍。太阳看了估计都要一个趔趄。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