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脚踏、安装后视镜,为啥新版国标车还被吐槽?3个原因是重点
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虽然取消了备受争议的脚踏装置,并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但不少用户却表示“改得不够彻底”。新国标车为何依旧被吐槽?核心原因有三点。
首先,25km/h的限速限制太“鸡肋”。对于通勤族来说,这个速度几乎和自行车差不多,导致早晚高峰时非机动车道拥堵严重。而外卖骑手更是苦不堪言,送单效率大幅下降,收入也随之减少。不少用户表示,希望将限速提升至40km/h以下,既能保证安全,又不失效率。
其次,电机功率受限,动力不足。新国标将电机功率限制在400W以内,导致车辆在爬坡、载重时表现不佳。特别是在西南山城,骑手需要推车才能完成配送,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后,续航能力依旧薄弱。尽管铅酸电池重量有所增加,但实际续航提升有限,用户仍需频繁充电。不少消费者表示,宁愿多花点钱购买电轻摩,也不愿骑国标车。
新国标在安全配置上有所改进,但核心问题仍未解决。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既能保障安全,又具备实用性的交通工具。政策制定者也应多听听一线用户的呼声,真正从实际需求出发,推动电动车行业健康发展。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