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车友,用车社又来唠嗑了!
今儿个咱聊点儿带劲的,绝对是汽车圈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
听说了没?
上面几位大佬联手,要给那些个“自作聪明”的汽车,套上“金箍”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从下一年起,凡是挂着“智能”招牌的车,都得按照新章程办。
说白了,这是要给目前有点儿野蛮生长的汽车行业,来一次彻底的规范,往后在路上撒欢儿的车,可不能再由着性子来了。
这新规究竟是何方神圣?别心急,我这就给各位抽丝剥茧地讲明白。
先说那些造车的,以后得把自家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
啥是“看家本领”?
就是你这自动驾驶系统,用了哪些黑科技,性能参数如何,都得清清楚楚地上报。
一位在北京车企混的朋友私下抱怨,这感觉就像给每辆车都办了身份证,而且还得赶在明年盛夏之前办妥,不然就等着被市场淘汰出局吧。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更厉害的还在后头。
监管层要推行“沙盒监管”,简单说,就是随机抽取车企的测试方案,看看有没有弄虚作假。
想当初,武汉有家车企,赶上雨天,车道线识别系统出了岔子,直接被勒令停止销售。
这事儿一出,想必各家车企都得战战兢兢的,以后再想瞒天过海,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Naive!
往后想升级自动驾驶功能,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推送了。
还记得魔都那位特斯拉车主吗?
为了在市区体验辅助驾驶,还得专程跑一趟门店升级硬件。
这种升级,以后都得重新报备,车企再想擅自修改系统,没门儿!
重头戏还在后头,数据安全,那可是红线,碰都不能碰。
所有行车数据,务必存储于境内的服务器里,谁胆敢暗地里把高精地图传到国外,就等着倾家荡产吧!
此前,某合资品牌就因触犯禁令,吃了一张巨额罚单,还被取消了试点资格。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咱们老百姓的行车信息,决不允许落入外人之手!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各位或许要问了,这新规跟咱老百姓有啥相干?关系大着呢!
各位想想,今后行驶在路上的车辆都装配了车路协同装置,如同科幻片中的场景,车与车之间可以互通信息,提前预警各种潜在风险。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武汉那起事故发生时,所有车辆都具备这种能力,周边车辆便能立即接收到警报,自动调整行车路线,或许那场悲剧就能避免了。
再说说自动驾驶分级,达到L3级别后,在特定场景下就能适度放手,但若系统出现故障,驾驶员务必在瞬间接管车辆。
这宝贵的几秒钟,可不是用来发呆的,紧要关头,它能救你一命!
当然,任何变革都有其“副作用”。
某品牌车企计划在来年量产数十万辆搭载全新系统的汽车,大部分软件问题都能自行修复,这无疑会砸掉一部分修车师傅的饭碗。
不仅如此,现有的驾照可能也将面临升级,长沙已经开始试点让持有C1驾照的驾驶员考取自动驾驶操作证,将来想要驾驶更高级别的车辆跑网约车,还得先通过这道门槛。
有人从中嗅到了商机,将激光雷达的价格大幅下调,预计全国范围内的智能道路改造将催生出规模可观的市场。
利益当前,谁能不心动呢?
但咱们也要擦亮眼睛,谨防一些商家浑水摸鱼。
市面上有些十几万的车,声称支持L2.5级自动驾驶,实际上连毫米波雷达都没有配备,在雨天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能力大打折扣。
因此,在选购车辆时,务必仔细核对配置清单,切莫被那些华而不实的宣传所迷惑。
说了这么多,各位是否觉得汽车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巨变?那是必然的!
新规一旦落地,车企将无法再遮遮掩掩,行车数据必须存储在境内,购车者也需逐步适应新的功能与规则。
这不仅是科技的跃升,更是整个行业的一次深刻变革。
未来,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将变得越发智能,甚至能够显示红绿灯的剩余时间,各位老司机也得赶紧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而言之,对于咱们普通民众而言,这项新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于,我们有机会享受到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挑战在于,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这场变革。
苏轼曾言:“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汽车行业亦当如此。
那么,各位准备好迎接这场汽车产业的“洗牌”了吗?
你认为这项新规会对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不妨在评论区里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