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真有意思。
保时捷,那可是多少中年男人挂在嘴边的终极梦想,德意志工业皇冠上最亮的那颗钻。你猜怎么着?今年三季度,这颗钻的光芒,被人一巴掌扇灭了99%。
你没看错,利润暴跌99%。这数字放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震惊,是想笑。这感觉就像你眼里的那个全校第一、永远西装笔挺的学霸,突然在全校大会上裤子掉了。这已经不是商业新闻了,这简直是一出顶级黑色幽默剧。
而这场大戏的导火索,听起来更像个三流间谍片的剧本。荷兰,那个风车和郁金香的国度,在美国人递了个眼色之后,突然翻出一本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的老黄历——《物资供应法》,然后就把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中资控股公司给“接管”了。理由?“经营失策”。
嘿,我给你翻译翻译什么叫“经营失策”。说白了就是:“你是中国人,你把公司做得太好了,这让我们大哥很不爽,所以你的公司现在是我的了。”
这操作,连街头抢钱包的都得直呼内行。
然后呢?咱们这边也没客气。国庆假期刚过,一纸出口管制的命令就拍出来了。这一下,就像往滚油里浇了一瓢凉水——炸了。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链,尤其是德国,瞬间就懵了。大众说停产就停产,奥迪的流水线也嘎吱作响,连带着保时捷的裤子,一起被扒了下来。
现在,一帮德国政客和企业高管急得团团转,一边嘴硬说“我们找到了替代方案”,一边又死活不说是谁。这德性,像不像小时候考试抄同桌,被老师抓包了,还嘴硬说“我这是心算出来的”?
别逗了。这哪是什么突发的供应链危机,这分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自杀式袭击”,只不过德国人以为扣动扳机后,子弹会飞向别人。
关键在哪儿呢?这事儿的荒诞之处,就在于那个被他们抢走的“安世半导体”。
这家公司,在全球半导体江湖里,算不上什么顶流大咖。它不造什么高端的先进制程芯片,玩的就是技术成熟、结构简单的基础元件。二极管、晶体管,这些玩意儿听着土,但它就像饭里的盐,菜里的油,你平时感觉不到它多金贵,可一旦没了,这饭就没法吃了。
更要命的是,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早就把自己的厨房外包了。几十年来,他们沉浸在全球化的美梦里,舒舒服服地把这些“脏活累活”都扔到了亚洲,特别是中国。他们觉得,自己只要攥着品牌和最终设计,就能永远躺着挣钱。
结果呢?安世这种公司,它的很多元件本来就是在中国生产,就算是在汉堡的工厂里捣鼓出来的半成品,最后还得乖乖送回中国完成封装测试。等于说,这厨房不仅是你的,连大厨带服务员,甚至种菜的地,都在人家那儿。
现在,你把人家厨房的法人代表给强行换了,还指望人家继续给你颠勺炒菜?
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响当当的牌子,车上那些控制安全气囊、亮个灯的小芯片,一多半都指着安世。你说换供应商?兄弟,这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今天这家不新鲜换那家。汽车工业的供应链,那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萝卜一个坑。光是把新供应商的元件拿来做认证,就得折腾好几个月,要把整个链条换掉,没个一年半载想都别想。更何况,三分之一的欧洲车企,安世是他们的独家供应商。
独家!你懂这俩字的分量吗?这就叫把命门交到了别人手里。
所以大众管理层那句“没人能预料到”,简直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中国对无理制裁什么态度,这两年还看不明白吗?九月底荷兰人动手,十月初咱们就反制,这反应速度,有脑子的人都能预见到。你一个几百亿欧元的跨国巨头,居然说你没预料到?
这不是蠢,这是傲慢。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把别人当傻子的傲慢。
这事儿撕开的,是整个“德国制造”甚至“欧洲制造”的一块巨大的遮羞布。
你看,大众的问题,绝不是它一家的问题。德国GDP连续萎缩,工业产值比几年前的高点掉了两三成。蒂森克虏伯,老牌工业巨头,也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都说,这是二战后德国最严重的一次工业滑坡。
病根在哪?就在于他们得了一种叫“路径依赖”的富贵病。
过去的几十年,德国模式的两个发动机是什么?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和广阔的中国市场。一个提供廉价动力,一个提供海量订单。两头一凑,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可现在呢?一个发动机因为政治原因自己给掐了,另一个发动机,他们正打算亲手给它砸了。
他们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带来的巨大利润,一边又跟着美国的调子,把中国定义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这种精神分裂,放在一个人身上,是要去看心理医生的。放在一个国家身上,那就是灾难的开始。
尤其是在汽车这个赛道上。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浪都拍到脸上了,德国人还在那儿捣鼓他们的内燃机。大众那个叫CARIAD的软件部门,烧了几十亿美金,亏得底掉,搞出来的车机系统,被特斯拉和中国新势力们按在地上摩擦。
你专利再多,可都点在了过去的技能树上。这就好像你是个顶级的马车夫,鞭子耍得再花,可人家已经开上汽车了。
所以,那个乌克兰专家在文章最后说,德国唯一的出路是深化和中国的合作。这话,说得太客气了。
要我说,这不是什么“选择”,这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汽车行业的未来在哪儿?傻子都看得到,在中国。技术、市场、供应链,全在这儿。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回家抱着自己那堆过时的专利哭,而是赶紧扑过来,学习、合作、投资,想尽一切办法挤上这趟快车。
可德国人,或者说欧洲人,现在在干嘛?
他们在玩一种叫“鸵鸟政策”的危险游戏。
头埋在沙子里,假装看不见问题的根源。荷兰在美国的指使下,用一种近乎流氓的方式抢劫了中资企业,这是因。中国的反制,这是果。
可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怎么说?他说荷兰干得“明智”,符合欧洲的“经济安全”。等中国反制了,他又跳出来指责中国“引发芯片危机”。
这套“我打你活该,你还手就是你的不对”的流氓逻辑,他们自己说着不亏心吗?
那个叫瓦德富尔的外长,更是一绝。一边上蹿下跳地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一边又盘算着访华,结果发现,压根没人想见他。
这不就是结果吗?没有人会惯着你的愚蠢和傲慢。你不能指望一边在别人家门口骂街,一边还想让别人笑脸相迎请你进屋喝茶。
最可笑的是法国。马克龙政府也跟着咋咋呼呼,威胁要对中国搞什么“反胁迫工具”。大哥,你自家财政赤字都快爆了,主权信用评级一降再降,你拿什么跟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叫板?拿你那个被中国反制得哭爹喊娘的白兰地产业吗?
说白了,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他们都还沉浸在旧日的帝国幻梦里,总觉得世界还是围着他们转的,他们一瞪眼,别人就得哆嗦。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事实:那个曾经可以被他们随意拿捏的“学生”,现在已经是“老师”了,而且这个老师,脾气还不太好。
他们不敢正视这一点,所以只能把经济问题全部政治化,用意识形态的口号来麻痹自己。他们希望用拖字诀把这事儿“糊弄过去”,既不得罪美国大哥,又能让中国默默咽下这口恶气,继续给他们当老黄牛。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德国汽车工业现在就像一个被打得七荤八素的拳手,已经站不稳了,随时可能被KO。而这场由政治傲慢引发的供应链休克,很可能就是那最后一记重拳。
世界已经变了,牌桌上的玩家和规矩都变了。你要么赶紧学习新规则,要么就只能被扫下牌桌。
这事儿你怎么看?是这帮老牌资本家真的老糊涂了,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背后有更大的算计?
评论区聊聊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