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车新规落地,2023山东细则定红线,行业评价颇高

早几天在楼下拉呱,有位老哥拍着自家的那辆“雷暴子”——村里人都用这词,说的就是那种小四轮电动车——一边挠头一边说,这车年年都让他提心吊胆。其实,像这种穿梭在老城区、菜市场和医院门口的低速四轮电动车,咱们都见怪不怪了。可奇怪啊,开着这玩意儿,跟开偷来的似的,不合法不合规。倒不是啥偷车贼,就是“没身份”。

低速车新规落地,2023山东细则定红线,行业评价颇高-有驾

谁承想,今年济南会展中心搞了个大动作。据说是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联合着山东那边的协会,弄了个《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这下子,有些人睡觉都安稳点。这标准听着工整,其实要真细究吧,估计头次让国内这种“小车”有了个可以指手画脚的标尺。

方圆几里,修电动车的胡师傅最有发言权。他窝在三元里的小车棚,手上永远油乎乎:“以前这玩意儿啊,三无,爱咋地咋地。车壳薄,碰撞一下就皱巴巴。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清清楚楚的标准,上路也能抬头挺胸。”

低速车新规落地,2023山东细则定红线,行业评价颇高-有驾

团体标准其实管了好多细节,比如整台车多大、重多沉、最大能跑多快——听刘销售嘴边提过,去年他一个客户买的老年代步车,说写的是32迈封顶,结果他儿子自测,踩死了表能干60多。也亏那会路上人车不多。现在标准下来,再没哪个厂子敢吹牛皮了。

对了,新规还煞有介事地提了些灯光信号、电池的规矩。可上个月群里有人说,有些旧车连个倒车雷达都没,师傅一脸嫌弃:“你说说这厂家咋想的,不会把小创意加进去?”其实有人觉得冷门配置,比如冬天冷得严实,敢把座椅下暖风,车门缝儿都是用胶带封。镇子西口那边的老李大爷,还自己琢磨装了俩手机支架,说一边放收音机一边投屏打麻将直播,图个乐呵。

低速车新规落地,2023山东细则定红线,行业评价颇高-有驾

这些小车子其实也不老省心,去年杨阿姨下午买菜回头,被一辆出租撞到,幸好双方都慢,有惊无险。不过阿姨叨叨,那会警察过来一问,这车啥手续?一通解释折腾老半天。以后有了团体标准,这些“身份问题”应该能少点糟心事儿。不然老家的妹子们都叫这些小车“非法仔”,谁还敢托付接娃带孙。

再说回新规。我侄子前阵子花两千块收了一辆二手的老年代步车,车况还行,只是制动有时候发闷。修理店胖子说:“你可长点心,很多老年代步车的刹车线跟玩具一样。”弄不好天冷下雪就卡住了。新规里把制动性能算成了硬杠杠,盯牢了厂子敢混事的空间大大缩水。

低速车新规落地,2023山东细则定红线,行业评价颇高-有驾

有个八卦,听谁说这标准总算还咬死了整车最高时速和电池安全。前些年,周围有人闲言碎语,说小区里停着的低速电动车电池老着火。其实不假,点子烂的车真不少。群里小李还照片发过,地上一滩黑。这次明文定了电池安全,估摸将来不会光看天命。

和邻居唠嗑,老太太抹脖子咒说:“俺们这些走不动路的,全杠这小车了。”这事儿确实,如今老年人下楼买菜,城郊接娃,公交车挤不上去,低速电动车反倒趁手。过去是尴尬无序地开,现在有规矩,估计以后保险都能买上了。挺多小细节没憋住,董大爷还扯过:等真能上牌了,怕是保修流程、路权分类、甚至带娃的安全座椅都有了硬杠杠,不会像前些年一问三不知,都靠小区自觉。

低速车新规落地,2023山东细则定红线,行业评价颇高-有驾

还有个小冷门,村里有一辆“早年进口”的迷你电车,三轮改四轮,折腾了好几年没人敢开出去。如今按新规拿去鉴定——鬼知道能不能过,但也算点亮了盲区。

新老对比也鲜明。现在0公里新车比起几年前农村市场冒出来的杂牌货,安全性差异真是一天一地。老车毛病多,开两年就甩皮掉肉。好多圈内老师傅都偷偷感慨,“以后一刀切,全靠这新规能管住。”

最后得插叙点生活的琐事:前天晚上闹停电,院子里三台老年代步车齐刷刷拿出来当临时手电筒用,车主们一边点着后备胎一边喝小酒侃着养车八卦。大家时不时琢磨,这团体标准到底管得有多细——谁家后排藏没藏私改电路?轮胎换的原装还是菜市场淘汰货?

也有玩心重的年轻人盯上这类小车——据说以后如果能合法上牌,改装一下当小型露营车用,岂不美哉?就看政策还往色哪边倾斜咯。

不过这么说回来,隔壁老马家那台小铁壳车,新标准出来了他特地擦了遍车,说准备卖给下家。“反正自己也开不动远路,这新玩意儿肯定有人愿意掏钱试试。”看来,有规矩比啥都强,起码不会再被稀里糊涂扣在路边了。

信源嘛,都是帮里微信群跟老街坊胡侃得来的,真真假假就这么流传着,等下次有点新事儿,胡师傅和邻居们再搓搓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