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家用纯电新体验:零跑B01 10万级配置详解
有天傍晚,楼下小区的微信群又炸开了锅。话题还是绕不开买车,尤其最近这波“十万块预算能不能上纯电家轿”的争论。说实话,我原本也觉得十来万就别指望什么高配、长续航,顶多就是个代步罢了。但今年夏天风向变得挺快——那台刚上市没多久的零跑B01,一下子成了大家嘴里的香饽饽。
我记得6月底那会儿,小刘在群里发了一张订单截图,说自己抢到了首批优惠价。8.98万起,还带650公里续航和激光雷达?他爸都不信,说你是不是被销售忽悠瘸了。这年头谁还真信宣传册上的那些参数啊,但过两周我们几个真去店里摸了一圈,心里多少有点动摇。
先说外观吧,这玩意儿确实挑不出啥毛病。我媳妇第一眼看到前脸那个大灯造型,就开始研究配色方案。她喜欢那种偏灰蓝色,看着干净利落,不浮夸。我反倒注意到车身线条收得很紧凑,有点像健身房出来的小伙子——肌肉感有,但不是硬拗出来的。不少邻居都说这车停在楼下比某些合资品牌看着还精神。
空间其实是最让我意外的一环。本来想着A级轿车嘛,无非后排坐仨人勉强能挤进去呗。但零跑B01轴距2735mm,把后排腿部空间做出了点“假B级”的意思。我丈母娘第一次坐进来,还问我是不是借来的大车。“这座椅咋还有竹炭纤维?”她边摸边嘀咕,“你爸以前搞装修,这玩意吸味儿厉害。”师傅们常说新电动车甲醛重,可实际闻起来确实清爽不少。有一次表弟拉着一堆篮球装备塞进后备箱,那460升加70升拓展舱,也算够用了,就是盖板下面别放太重东西,不然提起来费劲。
内饰方面,各种软包和拼色皮革把氛围抬上去了。一位同事看完直呼不像十万块的货色。他女朋友拍照发朋友圈,都有人私信问是不是二十多万能买到类似质感。有意思的是物理按键几乎全砍掉了,全靠中控屏操作。一开始我妈用不惯,总怕误触关空调。不过14.6英寸的大屏幕分辨率高,看导航或者刷歌单倒是顺手,高通8295芯片据销售讲AI算力贼猛,不过平时主要体现在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快,比如喊它调温度不用重复好几遍,比老家的油改电车型省心不少。
要聊冷门一点的小细节,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副驾遮阳板自带化妆镜灯光柔和,小姨子试过之后直夸贴心;再比如驾驶席左侧储物格可以卡高速卡票据,以前总丢,现在固定住省事。有个小插曲:去年冬天北方冻雨特别狠,同事家的老款纯电开出去半路趴窝,他吐槽热泵空调形同虚设。而零跑B01这个27合1热管理系统,在-20℃早晨启动还能保证暖风迅速生效,小王亲测反馈不错。当然南方湿热环境也没掉链子,我自己端午节去郊区烧烤,全程制冷稳定,没有出现功率衰减或续航腰斩现象,这方面口碑逐渐传开来了。
辅助驾驶功能其实也是近几年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激光雷达版支持城市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对于经常要进窄巷子的用户来说相当友好。有次邻居小李喝醉回家(当然是让老婆开的),停车入库只花两分钟不到,她回来还专门跟我们吹牛:“以后谁再敢笑我是‘剐蹭王’,直接让机器帮忙!”不过偶尔遇到地库极暗环境,传感器识别还是会慢半拍,需要人工盯一下,这点官方倒也没藏着掖着,在说明书写明白了,所以不要迷信全自动,多留个心眼准没错。
动力部分,本地修理厂师傅顺嘴一提,说现在市面上10万元上下能做到后驱+多连杆独立悬挂的不多见。他试驾下来感觉底盘扎实,不像传统紧凑型那么飘,“德味”这个词虽然听腻但放这里勉强成立吧。我女朋友晕车体质明显改善,上个月一家人自驾去郊县采摘草莓,一路坑洼颠簸基本过滤掉,她一路睡觉无压力——以前可不是这样,每次出远门必备晕船药。这悬架支撑和平衡性,让日常通勤与偶尔撒野都游刃有余,只不过轮胎噪音控制一般,高速超过110码时胎噪略显明显,下回换胎考虑静音系列可能更舒服些,这是老司机给我的建议,据说对NVH提升效果立竿见影,不过价格贵点将就吧!
关于版本选择,我身边大多数年轻人纠结于550km基础版和650km激光雷达版之间。如果预算吃紧,其实现阶段入门款已经够日常使用,而且配置没有缩水,该给你的都有。但如果追求一步到位,那直接选顶配,也免得以后想升级各种遗憾补丁。据群友爆料,目前订购周期普遍缩短,新批次生产线加班赶工,大概率不会出现去年某品牌排队半年才交付的尴尬局面。“早买早享受”这种话听腻歪,但碰巧赶上限时权益期,你犹豫一天就少赚一份福利是真的……售后的服务网点覆盖情况,有待时间检验,目前来看主城区基本无忧,就是三四线城市偶尔需要提前预约保养,否则容易堵单等件,好在厂家承诺部分易损件全国联保,对异地用户来说算是一颗定心丸吧。
最后插一句八卦:听一个做二手生意的大哥透露,现在市场上传统燃油A级轿车保值率一年跌幅普遍超20%,而新晋热门纯电车型由于政策扶持与产量有限,转手行情反而坚挺一些。当然啦,每个人需求不同,用五六年再换未必亏本,到时候还能尝鲜最新技术。所以啊,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趁年轻整台智能化程度高的新玩具,再等几年市场洗牌差不多该换下一辆的时候,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源自业主微信群、小区邻居口述及维修技师现场经验分享,如需核查请自行甄别渠道真实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