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 vs 3.0T!长城比亚迪发动机大战,谁更懂中国车主需求?

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关于咱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长城和比亚迪,在发动机这件事上走的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往深了看,其实关系到咱们每个普通老百姓以后买车,到底该怎么选,也反映了咱们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两种不同思路。

很多人可能都挺纳闷的,一边是长城拿出了像坦克700上那台3.0T V6的大排量发动机,听着就带劲;另一边是比亚迪,卖得火爆的车,像秦、宋、唐这些,核心都是一台1.5T的小排量发动机。

1.5T vs 3.0T!长城比亚迪发动机大战,谁更懂中国车主需求?-有驾

这俩差别也太大了,一个像是肌肉发达的举重选手,一个像是耐力超群的马拉松运动员,到底谁的功夫更厉害,谁更懂咱们中国车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咱们先说说长城这边。

长城汽车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挺硬朗的。

尤其是它的哈弗和坦克系列,可以说是把SUV和越野车玩明白了。

为了配得上这种硬派的形象,长城在发动机研发上,可以说是下了血本,特别舍得用料。

就拿那个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最大能输出500牛·米的扭矩。

这个“牛·米”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打个比方,它就像你拧瓶盖的力气,数值越大,力气就越大。

500牛·米是什么水平呢?

就是你开着车,不管是想在红绿灯路口第一个冲出去,还是拖着个房车去郊游,甚至是在山路上爬一个很陡的坡,它都能给你非常足的底气,感觉车子有使不完的劲儿。

除了这个顶级的大排量,长城还有一台非常出名的2.0T发动机,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强2.0T”,扭矩也达到了385牛·米,放在同级别的车里,这个数据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1.5T vs 3.0T!长城比亚迪发动机大战,谁更懂中国车主需求?-有驾

所以,单从纸面上的参数来看,长城走的这条路,就是追求强大的动力性能,满足那些对驾驶有激情、喜欢户外越野,或者就是单纯喜欢那种大马拉小车的从容感觉的消费者。

这是一种很传统的造车理念,就是认为发动机是一辆车的灵魂,灵魂越强大,车就越高级。

接着,咱们再把视线转到比亚迪这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亚迪现在的主力车型,几乎全都用上了它那套叫DM-i的超级混动技术,而这套技术的核心,就是一台专门为混动系统设计的1.5T发动机。

你要是单把这台发动机拿出来看参数,跟长城那些“大家伙”比,确实显得有点普通,不够亮眼。

甚至比亚迪自己以前的燃油车,比如老款的唐燃油版,用的2.0T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数据在今天看来也只能算是一般水平。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问了,既然发动机参数不突出,那比亚迪的车凭什么能跑那么快,还卖那么好呢?

这就牵扯到一个咱们平时不太注意,但又极其重要的概念,叫做“热效率”。

所谓“热效率”,用大白话讲,就是你的发动机烧掉的汽油,有多少能量是真正变成了驱动车轮的动力,又有多少是变成热量白白浪费掉了。

这个数值越高,说明发动机越省油,越高效。

1.5T vs 3.0T!长城比亚迪发动机大战,谁更懂中国车主需求?-有驾

比亚迪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它的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3.04%,这个数字在全世界的量产汽油发动机里都是顶尖的。

而长城最先进的2.0T发动机,热效率是38.3%。

这中间差了将近5个百分点,听起来不多,但在混动系统里,这个差距会被放大。

因为比亚迪的混动逻辑很聪明,它不总是让发动机直接费力地去驱动车轮,尤其是在堵车的城市里。

在低速行驶时,它更像一个“专职发电工”,让发动机在自己最舒服、最省油的转速下工作,然后把发出来的电存到电池里,再用电机来驱动车子。

电机的好处是启动快、没噪音、还平顺。

这样一来,就完美避开了汽油发动机在低速时既费油又没劲的缺点。

所以结果就是,比亚迪的混动车,就算你不充电,当成一辆纯油车来开,百公里油耗也能做到4升左右,比很多小型轿车都省。

而长城的混动车,虽然也比纯燃油车省油,但亏电油耗普遍还在6升左右。

这就是两条技术路线带来的最直接的差别:一个追求极致的动力输出,一个追求极致的能源效率。

从这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我们能看到两家企业完全不同的发展哲学。

1.5T vs 3.0T!长城比亚迪发动机大战,谁更懂中国车主需求?-有驾

比亚迪可以说非常彻底地拥抱了“电动化”,它认为未来的汽车,核心在于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也就是“三电”。

发动机的角色已经从“主角”变成了“配角”,它的任务不再是提供驾驶激情,而是作为一个高效、可靠的能量补充装置。

所以比亚迪可以大胆地放弃传统的变速箱,因为电机的特性让变速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而长城则更像一个“全能选手”,它不想放弃任何一个领域。

它既要保留从1.5T到3.0T的全套燃油发动机产品线,也要研发自己的混动技术。

但它的混动,更像是给强大的燃油车体系增加了一个节能的选项。

比如它的Hi4智能四驱混动技术,依然保留了传统的传动轴,实现了机械四驱,这是为了保证在极端越野路况下的可靠性。

长城认为,发动机的轰鸣声、变速箱换挡的节奏感以及纯机械连接带来的踏实感,是很多驾驶爱好者无法割舍的情怀和需求。

那么,市场和咱们消费者是怎么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呢?

结果非常有意思,可以说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5T vs 3.0T!长城比亚迪发动机大战,谁更懂中国车主需求?-有驾

一方面,比亚迪在2023年卖出了超过302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个惊人的销量数字,雄辩地证明了它那套省钱、好开、安静的混动技术,精准地击中了中国最广大家庭用户的痛点。

对于每天上下班通勤、周末带家人出游的普通人来说,用车成本低就是硬道理。

但另一方面,当长城推出那台搭载着3.0T V6发动机的坦克700 Hi4-T时,几十万的售价并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订单多到要排队等大半年。

这又说明,在中国这个庞大复杂的市场里,追求性能、情怀和独特体验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

他们愿意为那份来自大排量内燃机的澎湃动力和机械质感买单。

这就像有的人吃饭追求经济实惠、营养均衡,有的人则愿意花更多的钱去品尝顶级食材带来的味蕾享受,两者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需求不同。

所以,这场关于1.5T和3.0T的讨论,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发动机技术对比。

它背后是两种对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判断。

比亚迪用它的三电技术和专利积累,试图重新构建汽车的动力链条;而长城则用它在越野领域的深厚积累,努力捍卫着内燃机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魅力。

展望未来,也许再过十年,当800V超快充电站像今天的加油站一样普及,可能连高效的混动增程器都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但在那个时候,当一队越野车要穿越无人区,挑战极限时,那台能够发出雄浑咆哮的3.0T发动机,或许依然是人们心中最可靠的伙伴。

最终,发动机的强弱之争,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会消解在咱们中国消费者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选择里。

这恰恰是咱们中国汽车市场最有活力、最精彩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