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崛起,插混不灵了?20多款增程式新车扎堆上市,行业大变天
01
说实在的,我身边很多人买插混,几年之前都觉得自己选对队伍了。
又能加油,又能充电,好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感觉。
但今年和去年,这圈子悄悄有点风向变了。
前几年插混车销量增速跟打了鸡血一样,从六十多万辆一路飙到五百多万辆。2024年全国插混年销量直接冲到514.1万辆,同比还整了个83.3%。
好家伙,谁不说一天到晚都是插混优势?
结果一查数据吓一跳。
这个增速在2025年就明显降下来了。今年上半年才卖了252.1万辆,只比去年增长了31.1%。单月看得更直观,三月到六月,每个月的增长也都不如前,甚至有的才七八个百分点。
为啥走下坡?
其实纯电车最近猛得不行。据中汽协的数字,今年上半年纯电卖了441.5万辆,同期增速直接46.2%。比插混高好多。今年市场份额60.9%是纯电,插混只剩29.3%。跟去年的57.9%和31.4%比,纯电更强势。
插混的风光,真的是一夜回头。
02
我琢磨来琢磨去,这还真不是“谁家广告做得多”那么简单。
一方面政策风向变了,很多地方开始给纯电直接补贴。买纯电跟买白菜似的,用车还便宜。再加上这两年纯电的技术噌噌高,快充越来越多,原来那些‘充电难、续航焦虑’基本能克服了。
以前你问我朋友,十个有九个会犹豫:会不会半路没电?现在一个个都说,充电桩密度比小区车位都高了。
价格呢?纯电还便宜,这诱惑抵挡不住啊。
插混反而尴尬——省油是省油,但油电都用,后期保养复杂、油换电切换也容易出小毛病。很多人干脆一步到位选纯电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原来主推的插混,慢慢边缘化,说不扎心是假的。
不过说句公道话,插混没法拼国内,那就出海呗。
今年上半年出口了39万辆,比去年多了两倍多。海外现在不少地方都认插混车环保,德国那边直接给补贴,把中国车企的第二条增长线打开了。
03
要说这两年新能源圈里最热的“新宠”,还真轮不上纯电,也不是插混。
是增程式这个“老古董”忽然翻红了。
今年上半年增程式车型卖了53.8万辆,同比增长16.5%。虽然不如前两年那么疯,但不少主流车企都开始ALL IN了。
你随便扫一眼名单:小鹏汽车2024年都要推鲲鹏超级电动体系,主力P7、G6全都要有增程版本,新车都得有双动力。
小米也要上增程SUV。
今年内上市的增程新车都快二十款了,问界M8、深蓝S09、岚图FREE+这些名字,听着就够热。
后面还有智己要上“超级增程”,LS6、LS9大六座全都在排队。
合资也忍不住下场,大众上海车展直接端出来一票新概念,ID. AURA、ID. ERA、ID. EVO都带增程。
连丰田也搞汉兰达和赛那的增程版。马自达EZ-6增程去年都上了。
最骚的是别克,直接把自己十五年前全球第一台增程混动的“祖传故事”翻出来,至境L7挂出来252kW电机+1.5T增程器,说自己豪华新答卷。
这个热闹劲,多少像当年SUV风口。
不过并不是所有车企都跟风。
长城摩拳擦掌喊了句“打死也不做增程”。总裁穆峰、魏建军一口咬定串混+效率才是王道,不弄增程呗。
唉,有时候想起身边有些坚持技术路线的企业,也是佩服。毕竟车圈这地方,所有风向都骗不了市场。
说人话就是,插混、增程都只是从燃油到彻底纯电的“二踢脚”,哪个火哪个歇,终究看技术、看用户真需求。
04
最后,我自己用车也有点经验,很多同行私下都说:自己其实也看不懂现在变阵的速度。
以前觉得插混真香,现在纯电补贴多技术猛,出门一天到晚都能充电,增程又是全行业都在追的新方向。
到底怎么买?
我的建议,不要迷信哪个万能。
你得根据自己用车轨迹——天天纯城里通勤、楼下有桩,那纯电肯定优先。经常跑远,高速多,地级市充电茫茫,那插混、增程更保险。
别注重新鲜感,看底层用法,别被市场炒作节奏带偏。
这一行都看着用户钱袋子呢。
选车,其实跟咱平时买菜是一个道理。最适合自己的,才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