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奕见。
这次李想摊上事了。
7月29日,理想i8发布会上,放了一段碰撞测试视频:
理想i8以100km/h的速度和一辆卡车正面相撞,卡车被撞得四轮腾空、车头几乎掀翻,理想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气囊全部打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
这也太牛了!
尴尬的是,视频里面的卡车方向盘没有打码。
网友一眼认出,卡车的品牌是乘龙卡车!
发布会结束后,乘龙卡车官方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沦陷了:
“感谢理想帮我避雷这个卡车品牌,差点儿就买了”
“不敢买,后轮都撞飞起来了”
“龙子,理想把你创飞了都” ......
一觉醒来,乘龙卡车天塌了。
自己作为卡车,连一辆SUV都撞不过。
气得乘龙卡车直言:被摆了一道,测试结果不可能是这样的。
有意思的是,理想的社交平台上重新发了一版车标打码的视频。
但是晚了,影响已经产生了,乘龙卡车已经被公开处刑。
理想的发布会赚了热度,乘龙被摆了一道。
目前,乘龙卡车的法务已经出动了。
这波李想又玩砸了。
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翻车了。
2020年,理想ONE刚开始交付,增程路线被全网黑“脱裤子放屁”,一堆传统车企的工程师拽着各种专业词汇把增程喷得狗血淋头。
在用户日活动上,李想被气得怒喷:
“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他们搞出来什么屁技术了?!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的研究技术路线,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被误传成“一帮臭搞技术的”,一时间成了工程师的公敌。
这事情,最近才澄清。
还有之前的理想mega设计图被爆,李想说:真设计成这鸟样,我就把设计团队都干掉,顺便自己跳楼。
结果真的上市后,mega跟当初曝光的设计图一模一样。
最终以ai换脸成龙电影片段尴尬收尾。
看到理想i8的外观,很显然设计团队也没有干掉。
这次撞上了乘龙卡车,可没那么容易搪塞过去了。
如果后面乘龙卡车买一辆理想i8,复刻碰撞实验,结果不一样,那就尴尬了。
到时候反手弄你一个实验造假,理想的口碑不得崩?
已经有网友分析说,测试不科学了。
甚至有网友建议,支持李想开理想i8和乘龙董事长开卡车对撞。
这届网友拱火是有一手的。
这瓜有得吃了。
本来是想告诉大家理想i8的安全性,结果这搞成公关危机了。
理想i8刚发布就惹上这是非,出师不利呀。
说起来也搞笑,在发布会上,李想还吐槽了一下i8的外观设计。
“第一眼看到设计图,我都觉得有点丑,后来越看越顺眼,看到实车后觉得太好看了。”
理想i8延续了mega的设计语言,既像MPV又像SUV,属于是两者融合了。
这外观设计,依然是有争议的。
除了外观,理想i8的售价虚高了,产品力说实话也不是很能打。
入门Pro的版本,售价高达32.18万,用的是欣旺达的电池。
老实说,这个价位用欣旺达的电池还是很少见的,有点抠搜了。
而且还没有冰箱、后排娱乐屏、按摩座椅等舒适性配置。
就连智驾芯片也拉跨,用的是地平线J6M,128TOPS算力。
现在车圈竞争这么厉害,一个30万级别的纯电SUV,就这配置,这不纯纯是打着灯笼上茅房,找死吗?
同样是32万,买理想i8只能买到阉割的最低配,而买乐道L90可以上到顶配。
除了电池续航小了点,空间配置等其他方面,乐道L90全方位碾压理想i8。
也难怪理想i8的价格出来后,理想汽车美股港股双双跳水。
在理想i8的衬托下,乐道L90更香了。
说实话,李斌这波得好好谢谢想子。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蔚来累计净亏损已超过1000亿元,光一季度就亏了67.5亿元。
资产负债率92.55%,现金储备只有260亿,可动用资金不足81亿。
如果不融资、不爆单,蔚来顶多还能撑两季度。
李斌之前立下的目标,Q2交付7.2-7.5万辆,Q4月销5万辆,实现盈利。
从6月交付数据看,蔚来卖了24925台,同比涨了17.5%,Q2总共交了72056台,目标是完成了。
乐道L60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Q4才是真正的硬仗。
要盈利,不仅要把研发、销售、管理的成本压到极限。
而且还得销量要爆。
蔚来能不能起死回生,乐道L90的销量表现非常关键。
李想这波公关危机,无疑是给李斌的乐道L90推了一波呀。
如果你也拿着32万的购车预算,你会选择买什么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