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京哈高速边的梧桐叶刚泛黄,我在路边加油站碰见了芮丹尼一家。那天风不算大,阳光有点晃眼。芮丹尼是个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中文带点口音,但说起“志愿军”三个字时,比不少本地人还郑重。他刚把自家贴了小国旗的东风风神L8靠在一旁,孩子下车时小声嚷嚷,想去丹东看看“志愿军叔叔战斗过的地方”,脚下踢起一片灰。旁边岳母拎着保温壶,跟他说“路上别让孩子闹腾”,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堆得密。
几天前芮丹尼一家刚一起看了《志愿军3》。电影里,战士们顶着炸点冲冲杀杀,银幕上的号角声让本就在中国拍戏打过仗的芮丹尼有些沉默。我记得他自个说:“拍戏那会,真往壕沟里钻过,吃的冻干馒头,半夜听剧务扮坦克轰鸣……”孩子偏偏那天问了一句:“爸爸,真的有叔叔在丹东打仗吗?”这话像是在他心里点了把火,一家子立马敲定了自驾计划——从北京一路开去丹东,要走一趟这段活生生的历史。
说起自驾,芮丹尼挑车倒是“实在”。他掰着手指跟我算:“东风老牌子,搞军车起家的。56年了,装甲车底子能不结实?前年大阅兵,电视上那辆,就是东风军用底盘。”芮丹尼说风神L8是他最近刚提的,说什么15万以内能买“大座舱”,他特别中意那股去年轻还耐造的劲头。“央企专门为咱老百姓造车。我岳母,坐里面一个劲夸座椅软,跟家里的沙发一样,压半天也不塌。”
实话讲,北京到丹东不算短,尤其带着老人孩子。那天风神L8后排装了个15寸的顶置屏,孩子一会儿看动画,一会儿嚷着要看抗美援朝纪录片。岳母靠着“云柔大沙发”,眯会儿就和孩子讨论:“你说这些战士,真苦啊。”说着还帮娃把零食袋理了理。我看芮丹尼这个主驾有点累,跟我招呼:“你看这座椅能24种按摩,喊一声就启动,按着就不困。”路上我们加了两次油,孩子一路没闹,老人没喊腰疼,全家都算服气。
芮丹尼还是最在意续航。“这么大电池,纯电能跑两三百公里,满油满电两千多公里,一箱油都没跑空。”说这话时,他特地拍了拍仪表盘,手指甲缝里有黑色的机油印。媳妇在旁边调侃:“他每次都拿续航跟同事比,可省心!”而且智能系统也新鲜,孩子想听鸭绿江的故事,芮丹尼按两下语音助手,就能播出。找饭店、问路,车机一动不动自己就规划出来路线,全家都觉得这技术真是给日子添了不少方便。
东风的那股“安全味”也是实打实。之前网上不是有三面高速连续碰撞测试吗?芮丹尼还给我翻手机照片,正经大公司那种实验。他说自己上路也不慌,“这车电池是‘坦克级’防护,捅也爆不了,早就过好多极限实验了”。老人孩子睡着了,他也没事老用后视镜瞄几眼,手握方向盘指节发白,但整个人神色踏实。
终于到丹东那天是阴天,芮丹尼领着家人去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站在鸭绿江边,他开口小声给孩子讲:“那时候,战士们都住在江边,让你爷爷那么大点的人都要到前线。”孩子蹲下捡了块小石头揣兜里,岳母抬头看着对岸,都没说。我看芮丹尼脸上那种专注劲,心想外人走这一遭,可能比咱中国人还明白什么叫信仰和传承。
路上,芮丹尼跟我聊到头:“这次来,不就是想让家里人明白,日子好是有人拼过命。”他说自驾路上风神L8没出过岔子,省心又踏实。孩子也吵着下次还要一起出门,“一定要用大电视看纪录片”。
我和芮丹尼道别时,他开玩笑说:“以后咱俩能再约一趟,换个方向,看看黄河边上的故乡。”他那台东风风神L8,灰尘蹭得一身风霜,可车标下那面小国旗还贴得直。看着他们一家朝前开远,我心里有点酸楚——也许,有些人的梦想和信仰,就该这样一代一代,安安稳稳地坐进一辆结实的车里,带着家人,不慌不忙地去看看历史、走走世界。这大概就是“把军工质量做进寻常百姓家”,也是先烈们拼来的好日子里最实在的答案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