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昨天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母亲用自己2580块的退休金,给女儿交了4400块的驾校报名费,然后感慨万千。
我看完的第一反应不是心疼阿姨,而是悟了。
我悟了,我彻底悟了。
困扰我多年的中国车圈终极难题,什么叫降维打击,什么叫掀桌子,什么叫不讲武德,什么叫用户心智,全在这4400块里了。
学车,才是理解中国车圈内卷的唯一密码。
你看,这件事的开局就非常“新势力”。女儿不是在商量,是下达指令,“我决定学车了,你去给我找驾校”。这股“说学就要学”的冲劲,像不像雷军老师突然宣布要造车?不给你任何反应时间,直接把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拍你脸上,告诉你,干就完了。
传统的父母,也就是传统的车企,这时候就懵了。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是不是发烧了?学车这事儿不是早就该学了吗,怎么现在想起来了?就像BBA看着蔚小理,第一反应是,你们这帮搞互联网的,懂个屁的车?
但女儿不管你懂不懂,她要的是“现在,立刻,马上”。
接着,经典的一幕出现了,C1手动挡和C2自动挡的选择。
这哪里是选驾照类型,这分明就是油车和电车的终极对决。
C1手动挡,4300多,便宜,但是“拿证慢”。这是什么?这就是燃油车。技术成熟,价格稳定,甚至有点情怀,左脚离合右脚油门,人车合一,充满了中年男人的驾驶乐趣。但它的问题是什么?是“慢”。在这个时代,慢就是原罪。
C2自动挡,4508,贵几十块,但是“拿证快,一个月几乎就可以拿到”。这是什么?这不就是现在的电动爹吗?上手简单,一个电门一个刹车,三岁小孩都能开得像老司机。核心卖点就一个字:快。加速快,迭代快,拿证快,从你产生念头到你开上车,恨不得给你用任意门直接送到车里。
女儿怎么选的?她纠结,她犹豫,她打电话问舅舅。
这个细节太真实了。这完美复刻了无数小白用户买车时的状态。他们不懂参数,不懂技术,他们只信熟人。你跟他说三电系统、800V平台、激光雷达,他听不懂,觉得你在念咒。但他舅舅,他三姑,他二大爷说这车好,他明天就去提车。
所以说,所有车企的技术发布会,本质上都是一场大型的、面向自己工程师和投资人的汇报演出,真正的用户,只关心舅舅开的是什么车。
最后舅舅说,我的车是自动挡。
一锤定音。
女儿立刻决定,学C2。你看,用户的决策就是这么朴素。管你手动挡能开自动挡,自动挡不能开手动挡的“向下兼容”逻辑,老子就学自动挡。因为我舅舅开的是自动挡,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学自动挡。
这叫什么?这叫用户心智,这叫趋势,这叫潮流。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你那点所谓的“驾驶乐趣”和“技术优势”,脆弱得像一张餐巾纸。
然后,高潮来了,钱的问题。
女儿理直气壮地找妈要钱,态度强硬,逻辑清奇,“别人生儿买房没让儿出钱,你女儿学车还让女儿出学费”。
我看到这里,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不就是现在新势力的打法吗?“别人都有激光雷达,你为什么没有?”“别人都有800V,你为什么没有?”“别人都送冰箱彩电大沙发,你为什么不送?”
他们从来不考虑你这个“妈”(传统车企)的成本、利润和研发周期。他们只觉得,你给我,是天经地义。你不给我,就是你不行,你落后,你活该被淘汰。
这种“我不管我不管,我就是要”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被这个女儿演绎得淋漓尽致。
母亲的反应呢?更典中典了。
先是生气,讲道理,“你是家里的成员不付出了吗?”、“我自古以来不和别人比”。这像不像那些老牌车企开新闻发布会,苦口婆心地讲自己的历史底蕴、技术积淀、百年传承?
没用。
女儿根本不听,直接一句“不学了”,开始PUA。
这操作,同行看了也得傻。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很多年手动挡,甚至还跑过山路的老司机,我看到这里心里五味杂陈。我们那个年代,学车是对机械的敬畏,是对一种新技能的探索。而现在,学车变成了一种消费,一种服务,一种“我付了钱你就得让我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拿到证”的交易。
这中间失去的,是对过程的尊重。
就像开车,以前我们聊的是底盘调校,是转向手感,是发动机轰鸣。现在呢?聊的是屏幕多大,沙发多软,自动泊车能不能停进极限车位。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学车比作修仙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手动挡就像是修炼外功,一拳一脚,扎扎实实,虽然慢,但根基稳固,金钟罩铁布衫。自动挡呢?就是直接给你一本速成秘籍,告诉你心法,让你直接能御剑飞行,快是快了,但下盘不稳,哪天秘籍失灵了,你就从天上一头栽下来。
但用户不在乎,用户只想飞。
所以,最后的结局毫无悬念。
母亲虽然一肚子火,但还是把钱交了。4400块,一分不少。为什么?因为你是爹妈,你耗不起,你只能妥协。
这和现在的车市一模一样。价格战打到最后,不是看谁的产品力最强,而是看谁的家底最厚,看谁最先耗不起。当一个对手选择“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打法时,你要么跟,要么死。没有体面。
讲真,奔驰宝马这些品牌,现在最值钱的已经不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了,而是那个标。那个标就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就像有些孩子,天生就觉得父母的钱是自己的,这不需要逻辑。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会买奔驰。
女儿最后拿到钱,报名成功。她可能永远不会理解,这4400块,是母亲将近两个月的退休金,是每月2580点的“功德”换来的。她只会觉得,这是我应得的。
就像现在很多用户,享受着车企用巨额亏损换来的低价和高配,还觉得车企“割韭菜”。
他们不知道,每一块大屏幕,每一个Nappa真皮座椅,背后可能都是一个传统供应商的血泪,都是一个工程师家庭的房贷。说实话,我有时候在地下车库闻到汽油味,还觉得挺怀念的,感觉那才是工业的力量。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市场格局、技术路线了。想搞懂中国车圈,你只需要去你们家楼下的驾校,那个被称之为“飞升训练营”的地方坐一天。
看看那些像文中的女儿一样,对C1手动挡嗤之鼻,对C2自动挡趋之若鹜,然后理直气壮要求“拿证快、服务好、价格低”的年轻人。
你就知道,未来站在牌桌上的,会是谁。
至于那些还在纠结手动挡驾驶乐趣的老家伙们,就像这位付了4400块的母亲一样,最终的归宿,只能是发一条朋友圈,然后默默接受现实。
为什么?因为你是爹妈,爹妈就是活该。不服?不服你也去生一个试试。
简直是岂有此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