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

“货真价实”这句老话,到了今时今日,怕是得被重新掂量掂量了。

曾几何时,购车者心中自有一杆秤,何等价位对应何等尺寸、何等配置,心知肚明。如今,这车市里头,一场场“价格血拼”简直要把咱们的固有认知彻底颠覆。尤其是吉利与比亚迪这对宿敌,那攻伐之势,可谓“以伤换伤”,用“玉石俱焚”来形容,绝不为过。想当年,比亚迪凭着“价格屠夫”的诨号,在新能车江湖里呼风唤雨,搞得多少老牌劲旅手足无措。谁能料到,短短数载光景,吉利竟将比亚迪的看家本领学了个炉火纯青,且变本加厉,令比亚迪都有些疲于应对。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咱们且看近期这桩桩件件,数据铁证如山,一目了然。比亚迪周销量,从逾六万辆骤降至五万出头,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一周便蒸发了万余台,换作谁都得胆战心惊。反观吉利那边,那叫一个“穷追猛打”。星瑞、星越L两员大将,确实勇猛,销量扶摇直上。尤以星越L为甚,月销两万余台,将比亚迪宋Pro远远甩在身后。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吉利新近推出的银河星耀8,简直是“核弹”级别般的存在。一辆车身逾五米的“C级车”,偏偏自诩“B级车”,起售价竟然不足十三万。这让比亚迪汉那种十六万起步的车型如何自处?阿维塔06更是欲哭无泪,二十万起步的价位,与星耀8一比,简直是“天方夜谭”!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这哪里是寻常的价格战?这分明是“掀翻棋盘”的战术。过去,人们总以为价格战是黔驴技穷之举,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产物。可眼下,吉利这架势,是将价格战玩出了“新境界”,直接“斩草除根”,打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地步。你说,这招数毒不毒?连自家同门兄弟银河L6都无辜卷入,高配价格竟比星耀8的低配还高,这让消费者如何抉择?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其实,这种无底线的价格内卷,说穿了就是“比谁能把底裤穿得更低”。它考验的并非技术创新,亦非产品品质,而是车企的“底线与决心”。谁能豁得出去,谁便能在短期内鲸吞市场。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真能长久维系吗?它会不会将整个行业拖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泥沼?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遥想当年,比亚迪凭借价格优势横扫四方,如今轮到吉利依葫芦画瓢,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模式,表面上短期内能带来销量,但从长远来看,于整个产业链,于消费者,于企业自身,当真都是好事吗?当价格成为唯一的竞争筹码,那技术研发的投入还有何意义?产品质量的提升还有何动力?最终,消费者会不会买到“便宜无好货”的次品?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我们不能不反思,当竞争只剩下价格,当所有企业都开始“卷”成本,那最终谁能成为赢家?这种“价格绞肉机”般的竞争,会不会让整个行业陷入一个“囚徒困境”?毕竟,谁都不愿做第一个鸣金收兵者,因为一旦止步,便可能被对手甩开。可若大家都这般“卷”下去,最终会不会是大家一同“玉石俱焚”?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价格战,恰似一把双刃利剑。运用得当,能迅速攻城略地;运用不当,则可能伤人伤己。比亚迪昔日借此招风光无限,如今也尝到了反噬的苦果。吉利眼下玩得风生水起,但这种“自残式”的打法,又能维系几何?当企业为压低成本而不得不牺牲某些要素之时,最终损害的会不会是整个行业的肌体健康,甚至包括消费者自身的权益?

吉利挥起成本大刀,连自己都怕了,比亚迪更紧张!-有驾

因此,我们更期盼的是,车企们能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品质精进与用户体验之上,而非一味地在价格上“内卷”。毕竟,消费者购车,最终还是希望能买到一辆“称心如意”的好车,而非仅仅是“廉价”的物件。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车企之间能有更高层次的较量,比如在科技前沿、智能驾驭、用户服务等领域,而不是在“价格战”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唯有如此,整个汽车产业方能真正枝繁叶茂,消费者也能从中汲取更多实实在在的裨益。你说,此理可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