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在想,一辆车到底该是什么样子?是代步工具?是移动的家?还是……路上的风景本身?直到我开着第四代长安逸动跑了趟城郊,穿过隧道、掠过湖边、穿梭在晚高峰的车流里,突然觉得——这车,好像真能当个「流动取景框」。
你见过谁把车开成拍照神器的吗?我不是说它长得像相机,而是坐进驾驶座那一刻,你就会发现,这车的设计,是真想让你多看两眼这世界。前脸那条贯穿式灯带,晚上一亮,整条街都给你打光,妥妥的“出片利器”。侧面线条干净利落,风阻系数压到0.23Cd,这数据别说同级,放合资里都算顶呱呱。你说这车是不是有点“灯厂”那味儿?反正我朋友第一眼就问:“这是不是新款BBA?”
但真正让我上头的,是它的“框”感。坐姿低趴,视野开阔,A柱设计得挺克制,转弯时盲区小了不少。再加上那块13.2英寸的竖屏,像极了手机界面,滑动起来丝滑得很。你说现在谁还用实体按键啊?长安这次算是支棱起来了,UI设计清爽,语音助手反应也快,说“我有点冷”,空调立马调温,比男朋友还懂你。
咱们聊聊内饰。说实话,以前国产车内饰总给人“堆料过猛”的感觉,塑料感、廉价感扑面而来。但第四代逸动不一样,中控台用了不少软包材质,缝线也规整,配上那块悬浮式大屏,整个座舱有种“轻奢风”扑面而来。座椅是那种偏软但有支撑的类型,跑个两小时高速,腰不酸背不痛。后排空间?我1米78坐进去,腿还能伸直,头顶也不顶,家用完全够用。要是非得挑刺,那储物空间确实不算多,手机、钥匙、水杯抢一个杯架,有点“内卷”。
动力呢?蓝鲸1.5T发动机+7DCT,最大马力170匹,账面数据看着不炸裂,但日常开起来,真香。市区里走走停停,变速箱聪明,顿挫感压得不错,油门轻快,红绿灯起步总能“上桌第一个动筷”。跑高速?100码以后再加速,动力储备也够用,超个大车不费劲。百公里油耗6.2L左右,燃油经济性在同级里算优秀。你要是追求百公里加速5秒内的“驾驶玩具”,那它确实不够格。但你要的是平顺、省油、好开,那它绝对是个靠谱的“国民神车”胚子。
说到智能,现在没点L2级辅助驾驶,都不好意思出门。逸动这回给得挺足: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动泊车全都有。我试了试高速上的ICC智能领航,车道居中保持稳得很,方向盘自己微调,堵车时简直解放双手双脚。不过得提醒一句,再智能也是辅助,手不能完全离开方向盘,安全第一。
安全性这块,逸动也没含糊。全系标配6气囊,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50%,还带疲劳监测和360全景影像。我特意试了主动刹车,速度30码内遇到障碍物,它真能自己刹停,这波操作给长安点个赞。不过低速时雷达偶尔会“误判”,路边的花坛也报警,适应几天就习惯了。
横向比一比?先看吉利星瑞。2.0T动力猛,底盘扎实,有种“越级”感,但油耗也高,百公里得8个以上,养车成本劝退不少人。内饰质感好,可车机系统反应慢半拍,语音识别老是“听不懂人话”。再说比亚迪秦PLUS DM-i,亏电油耗才3.8L,省钱省到飞起,但纯电模式下动力偏肉,高速再加速有点吃力。而且内饰塑料感强,坐久了容易觉得“廉价”。
这么一看,逸动的优势就出来了:动力够用不费油,智能配置拉满,颜值还扛打。它不像星瑞那么“性能范儿”,也不像秦PLUS那么“省字当头”,但它啥都不差,啥都能打,属于“六边形战士”。你说它没亮点?恰恰相反,它把每一块都做到80分以上,反而成了最大亮点。
有人可能会说:“长安不是老牌子了吗?第四代有啥新鲜?”别忘了,老咕噜棒子也能焕发第二春。你看这代逸动,从设计到三电技术(虽然还是燃油车,但电控系统升级了),再到智能座舱,全是新思路。它不像某些“车界网红”靠一张脸吃饭,而是实打实把体验做上去了。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如果你预算10万出头,想要一辆好看、好开、省油、智能的家用车,逸动真的值得放进购物车。它可能不会让你“气的蹦起来”地惊艳,但绝对能让你每天上下班“走路摇头晃脑”地得意。价格?落地也就12万左右,终端还有优惠,某些地区都跌冒烟了,老车主估计天塌了,但对新用户来说,简直是捡漏。
这样的第四代逸动,不靠噱头,不玩虚的,就踏踏实实把你和风景连在一起。它不是最快的,不是最贵的,但可能是最懂日常生活的。
你觉得,这台“流动取景框”,能框住你的心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