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头捷达陪伴生活,普惠大众,见证汽车工业变迁

有这样一辆车,你随便去中国哪座城市的马路上转一圈,总能碰见,有时候是辆浅蓝的,有时候是白色的,偶尔还能看到黑色的拉活出租。甚至你在小说里、老照片里、电视剧里都能看到它,它陪着我们国家的很多人度过了第一段“有车生活”的岁月。这就是咱们熟悉的方头捷达。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一辆看着那么普通、甚至有点“老掉牙”的车,能在中国这么火这么久,什么出租车司机、驾校教练、乡镇小老板、城里上班族,甚至村口蹲着抽烟的大爷都会说,这车好。这本事,是什么车企做广告也买不来的。

咱们不妨问一句:一辆车能撑起一个时代的记忆,它到底靠的是什么?

捷达其实最早也是“外来的和尚”,本质上德国大众80年代设计的第二代经典车型Jetta A2,等到1991年咱们国家一汽-大众开始组装它,那时候买一辆捷达得二十多万,这玩意当年家里有一辆,站门口儿都能多赚一脸尊敬。可为什么今天,马路上的老方头捷达你还能偶遇?有的是小时候家里买了车舍不得卖,一直开着,有的是干脆新手学车入门,撞两下不心疼。说到底,车圈里有个词叫做“皮实耐操”,这个词儿老捷达绝对当之无愧。

方头捷达陪伴生活,普惠大众,见证汽车工业变迁-有驾

方头捷达能火,全靠一个“实在”字。

你说动力强劲吧,不一定,毕竟它那个1.6的发动机,放到现在算是“古董”,但开起来就是顺,起步不肉、超车能冲。动力传递是脚踩一下油门,车咣就窜出去,开得人那叫一个心气儿!不像有些车,油门踩死半天不吭声。说省油,它也真不挑,路上跑十几万公里,油耗一直很稳定,不像那些高级“洋车”,毛病还多,修车师傅自己都头疼。

你再看车身设计,四平八稳的方形,不花里胡哨。《大象席地而坐》导演胡波就说过,越是朴素耐看的东西,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捷达就是这样,抛掉那些整天鼓捣大屏幕、搞什么科技炫酷的花架子,踏踏实实地做好一辆皮实的小车,这种精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时代特性。

我们再问一句:为什么中国的人会喜欢捷达?

其实很简单,中国早期的“买车人”,对汽车的看法跟今天年轻人是不一样的。现在说买车,喜欢“颜值”“科技感”“驾驶体验”,当年的买车人,在意的只有几个字:能跑、不坏、省油、便宜、修着方便。再高深的设计,也抵不过这几点。捷达恰好完全符合,配件全,维修便宜,到今天还有很多修车铺专门做捷达,开个一年半载有磕碰,随便修修跑个十万不是事儿。

是什么让捷达在中国火了起来?除了皮实,还得说它具有一种“普惠性”。互联网都喜欢讲“普惠金融”,我觉得捷达就算“普惠汽车”。最早是有钱人才买得起,后来价格一路降,从那时候一台二十来万的天价,降到最后不到八万的入门款,全中国老百姓终于有了“能买得起的第一辆车”,这其实是历史性的进步。你像隔壁韩国现代伊兰特、日系的卡罗拉、日产蓝鸟进来的也早,怎么不见有哪辆这么长寿还能一直中国火着?捷达不光是技术引进、价格实在,关键还是真的“用得起”。

捷达的淘汰史其实也是一代家庭成长史的缩影。小时候看爸妈咬咬牙买了一辆方头捷达,送你上下学,路上偶尔打个顺风车,还能捎上几个邻居家小孩,那时候谁家有个捷达,回老家都是大事儿,村里的小伙伴要不围着车转半天。等到现在,捷达可能就是小区保安开的、老头修车铺拴了大锁还不舍得卖的,甚至是你学车时第一辆被摁着教倒车入库,你怎么也忘不掉那根方方正正的引擎盖。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捷达其实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比谁都大。这事儿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当年一汽-大众像做人一样“谦虚”,引进整个制造技术、自动化流水线、质量检测,基本是开中国现代制造业先河。你得承认,国产汽车那几年的工艺,比这之前强多了,捷达不仅只是卖车,更是带动了一整个零部件产业,让中国汽车制造业成熟起来。没两把刷子,能让国人买单二三十年?

方头捷达陪伴生活,普惠大众,见证汽车工业变迁-有驾

咱们再琢磨一个事:要现在你还买捷达,值吗?

这问题似乎早有答案。从“神车”到普通代步,捷达其实不断在变化。你现在买一辆十年前的捷达,只要底盘没锈,发动机没大事故,跑个两三年根本没压力。养车费用低得吓人,烧油稳定,修起来不心疼。所以,“值不值”?对于那些单纯想找交通工具、要个皮实,省心的司机来说,不比一辆新车差什么。别忘了出租车司机拉客为了挣钱,讲究的只有成本收益,捷达能一直霸占出租车市场,不全是因为便宜,更因为它下来就能开十年八年还能继续上岗。

方头捷达陪伴生活,普惠大众,见证汽车工业变迁-有驾

有车友开玩笑说,捷达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坏。这听起来像段子,可你生活里真能见到很多八十岁的老人开着十几年的捷达,上下班买菜一点都不含糊。你说它空调不够大、配置不够全?可老捷达的空调,制冷效果比现在不少十几万的合资车还猛。你嫌车里没大屏、座椅不够软?人家原厂机械空调旋钮、机械油门、挂挡手感,是不少老司机的“手感神车”,新车反倒开不明白。

其实,方头捷达就像一种老派精神,不争不抢,安静地把车做好。它见证了老百姓生活的进步,也代表了中国制造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发展的全过程。它影响了中国五六代“第一批有车的人”,让汽车这东东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

其实,现在的中国汽车早已天翻地覆。新能源、智能车、电动化、自动驾驶……可不管技术怎么变,咱们家门口总能看到一台捷达,还在默默“奔跑”。这不是传奇是什么?

有网友开玩笑说,捷达就是“永远跑在路上的传说”。的确,咱们开车人都明白一句大实话:车嘛,好开、好用、能省心,能陪你长长久久,那才叫牛逼。捷达做到了,别的车,可能得再熬熬吧。

所以,什么时候你还能看见方头捷达光鲜亮丽地出现在路上,那就说明一个简单道理:中国老百姓,还有对实在事物的一份信任。好车,不一定要豪华,关键是跟你的生活完全贴合,谁用谁知道。每次我看到一台方头捷达,从快车道“噌”地开过去,总忍不住心里说一声:传奇还在奔跑,这种感觉太美好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