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近日,坊间传闻号称中国第一MEMS陀螺仪半导体企业深迪半导体进入重组!
深迪半导体创立于2008年,2018年曾有传言估值达400亿,华为哈勃,比亚迪,惠友资本都巨资入股,然而距知情人了解,截止到2025年7月份,公司已经拖欠社保工资已经有一年之久,创始人邹波已经离开公司,资本入住重组,且进展并不顺利。
发展历史
深迪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商用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始人是美国海外留学人员邹波。
公司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商用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磁传感器及六轴惯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WS耳机等)、汽车电子(如智能驾舱、车载惯性导航等)、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MEMS工艺和集成技术。
2019年其研发的新一代六轴IMU荣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称号,这颗国内首家研发商用陀螺仪系列惯性传感器号称‘中国第一动芯’,国内知名大媒体都报道过。
2024年3月,公司荣获“2023 - 2024半导体行业/MEMS芯片创新引领企业”奖。
深迪半导体是中国首家成功研发并量产商用MEMS陀螺仪的公司,在国内MEMS传感器领域具有开创性地位。2022年深迪半导体柯桥基地投产。据介绍,“深迪半导体”目前主要为客户提供六轴惯性测量单元等商用MEMS陀螺仪、磁传感器及增值算法服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终端等消费电子、智能驾舱、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智能工业等领域,并进入移动终端Tier-1旗舰系列。
深迪半导体主打产品之一——六轴MEMS惯性测量单元,俗称六轴IMU,不要看这颗芯片只有米粒般的大小,但是它在手机中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像手机的横屏竖屏的翻转,以及日常拍照中的光学防抖,还有跑步时的计步,都是靠它来实现的。
深迪半导体曾在2023年12月引入了比亚迪等重要股东,希望引入这些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带来资金支持,还能借助其在产业链中的资源和影响力,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深迪半导体已完成13轮融资,汇集了包括比亚迪、哈勃投资、深创投等在内的一系列知名股东。
深迪半导体为何“倒下”?
导致深迪半导体“倒下”的原因很多,老张分析主要是亮点,一个就是产品力不够。
MEMS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挑战都非常多的,以MEMS陀螺仪为例,它是一种通过检测角速度实现姿态或方向感知的微型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手机、无人机、汽车、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其设计与制造过程复杂,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其设计端挑战有:
1. 灵敏度与噪声的权衡
挑战:提升灵敏度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结构移动幅度或更大的质量块,但这也可能导致更高的热噪声或机械共振。原因是陀螺仪的输出信号非常微弱,容易被热噪声、1/f噪声、电荷注入干扰等淹没。
2. 零偏稳定性与温度漂移
挑战:陀螺仪的零点(无旋转时的输出)容易随温度变化漂移,影响长期稳定性。原因是温度影响硅材料的弹性模量、电容结构、应力分布等。
3. 驱动与检测模式设计
挑战:陀螺仪需要在一个轴上驱动质量块振动,再在垂直轴检测科氏力感应振动。驱动与检测模式需互不干扰。所以陀螺仪的设计要采用正交结构、采用差分检测、结构解耦(例如复合梁结构)、使用谐振频率分离。
4. 多轴设计复杂性
挑战:三轴MEMS陀螺仪体积有限,需要同时检测X/Y/Z三个方向角速度,结构复杂,耦合严重。
此外MEMS陀螺仪还面临诸多制造挑战如微结构制造精度,因为这是微米级或纳米级的质量块、弹簧梁、电容片需要高精度微加工,要求一致性极高。此外DRIE(深反应离子刻蚀)侧壁粗糙、过蚀、微掩膜效应会影响器件性能。
还有封装与真空腔设计,为了提升Q因子,MEMS陀螺仪需在真空中工作,封装过程需确保真空长期稳定且不污染结构。还有器件与CMOS电路集成挑战,MEMS结构与读出电路需高精度协同,常用的CMOS工艺温度限制与MEMS加工要求冲突,需要分别制造MEMS与ASIC再通过WLP(晶圆级封装)或TSV(硅通孔)集成等。
此外MEMS陀螺仪的测试与校准复杂,MEMS陀螺仪易受应力、封装偏差、温度波动影响,测试需覆盖零偏、灵敏度、带宽、噪声等。
深迪半导体作为打破垄断的国产MEMS惯性传感器代表,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并在消费级场景表现出色。
深迪半导体自主设计MEMS结构、读出电路、封装工艺,是国内最早实现全国产替代化的代表企业之一。拥有多款三轴陀螺仪(如SDG1650、SDG2311等),满足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等场景需求,面向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等中低端市场,性价比高,在手机、TWS耳机、车载IMU等领域实现多家终端导入。它有更快交期、更贴合国内客户的系统需求(如低功耗、接口兼容性)可与国产MCU、AI芯片厂商协同优化等。
但与国际一流产品相比还是有很多短板的,如下表所示:
所以深迪的产品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打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深迪半导体的产品市占率过低,经不起市场疲软的打击。
数据显示,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主要由国际巨头占据,如意法半导体(ST)、InvenSense、博世(Bosch)和AKM等,这些企业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在高端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中,美国的Honeywell、德国的Northrop和法国的Safran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中低端市场(如消费电子领域),深迪半导体与矽睿科技、明皜传感等国内企业一起,凭借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市场份额已提升至30%。
在中国IMU市场中,国际厂商如博世、ST、TDK等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国内最大本土厂商为矽睿科技,市场份额约为2%,而深迪半导体的市场份额较小,不足1%。
在中国陀螺仪市场中,主要供应商仍为博世、ST、TDK等国际巨头,深迪半导体是国内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但市占率较低。
深迪半导体在国内MEMS惯在厂性传感器厂商中虽属于领先企业之一,但与国际巨头相比,市场份额仍较小。
从市占率看出,深迪半导体的产品主要占据在中低端市场,很难冲击高端市场,所以毛利率偏低,很难经得起市场低迷的冲击。深迪半导体创始邹波曾表示:“作为中国人,我希望祖国足够强大;对于从事MEMS陀螺仪芯片研发的人来说,我希望中国能站在这个领域的巅峰!”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公司不能总靠情怀销售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过硬优秀的产品,这也给国内其他创业提成警醒--一定要开发出有竞争力的好产品来,如果仅仅瞄着替代国外,则经不起市场大潮的拍打!
业内人士指出深迪半导体曾培养了大量MEMS人才,目前这些人才都在投身本土MEMS产业,这也是深迪对产业做出的重大贡献,目前,在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新兴市场中,MEMS传感器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希望深迪半导体可以通过重组走出难关,再创辉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