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汽车市场里,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聊起车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了。
那就是,不少已经买了插电混动或者增程汽车的车主,开了一段时间后,反倒开始念叨,说自己当初要是直接买一辆纯电动车就好了。
可另一边呢,那些还没买车、正在到处看车的朋友,你跟他们说纯电动车现在有多好,他们往往会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心里还是觉得先买个能用油也能用电的混动车更踏实。
这就形成了一个挺奇怪的循环:开上混动的人想换纯电,而没开过的人却偏要先走一遍混动的路。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在面对技术快速发展时,一个非常真实的心态变化过程。
咱们先说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第一次选择新能源车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奔向插电混动和增程车。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害怕。
害怕什么呢?
害怕续航焦虑,说白了就是怕车开到半路没电了,把自己撂在路上。
这种担心可不是凭空来的。
前几年,一到逢年过节,网上那些新闻就出来了,说高速公路上堵得水泄不通,开纯电动车的车主们在服务区里排长队等着充电,有时候等上好几个小时,原本一天的路程硬是走了两天。
这些消息看多了,谁心里不打鼓啊?
毕竟我们开了这么多年的燃油车,早就习惯了加油站遍地都是,三五分钟就能“满血复活”的便利。
突然换成一个要花很长时间充电,而且还不知道去哪儿充的“电车”,心里的不安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就在大家这种又想体验电动车的驾驶感,又害怕续航问题的时候,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就出现了。
它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听起来简直是完美的。
你想想,在城市里上下班,就用纯电模式开,既安静又省钱,电费比油钱便宜太多了,而且提速还快。
万一要出个远门,回老家或者去自驾游,完全不用担心,车里还有发动机和油箱,没电了就烧油跑,跟普通燃油车一模一样,续航焦虑一下子就没了。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就像是给那些想尝试新事物又不敢太冒险的人上了一道“保险”,让他们觉得这个选择万无一失。
所以,很多人就抱着这种“过渡一下”或者“两全其美”的想法,高高兴兴地把混动车提回了家。
然而,真正把车开起来之后,很多车主的想法和做法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他们很快就发现,用电开车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首先是省钱,这笔账太好算了,以前一个月怎么也得一千多块的油钱,现在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一个月可能就一两百的电费,就算去外面的公共充电桩,成本也远低于油价。
其次是驾驶体验,电动机带来的那种平顺、安静和瞬间响应的加速感,是传统燃油发动机很难比拟的。
开习惯了电动模式,再切换到燃油模式,就会觉得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特别明显,心里会有点不适应。
人都是这样,一旦体验到了更好的东西,就很难再回去了。
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出现了:绝大多数混动车主,在日常用车中,会想尽一切办法只用电,坚决不动用那箱油。
他们把车子硬生生开成了一辆“纯电动车”。
很多人的车,加一次油能用大半年,油箱里的汽油放着放着都快成了摆设。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混动车为了同时容纳发动机、油箱和电池,它的电池容量通常都做得比较小,纯电续航里程一般也就一两百公里。
当它被当成纯电车来用的时候,这个“腿短”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
这意味着车主需要非常频繁地充电,在市区里跑,可能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
对于家里有固定充电桩的车主来说,这还好办,每天回家插上枪就行。
但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安装充电桩的用户,这就成了一种新的麻烦。
他们得经常留意着电量,规划好时间去找公共充电桩。
更关键的是,大部分插电混动和增程车的设计初衷是“以油为主,电为辅”,所以在充电速度上并没有下太大功夫,很多车型的快充功率很低,甚至干脆就不支持快充。
结果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个充电桩,人家纯电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充到百分之八十,自己的车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充满。
为了省油钱,结果搭进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车主这时候才开始琢磨:早知道自己会这么依赖电,当初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买一辆电池更大、充电更快的纯电动车呢?
真正让这些混动车主心态彻底转变的,往往是一次长途旅行。
他们本以为自己开着混动车跑高速是最有优势的,不用跟纯电车抢充电桩。
可真上了路,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看到服务区有充电桩,还是会习惯性地想去充点电。
结果进服务区一看,很多人都愣住了。
他们发现,现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设施,跟几年前新闻里说的完全是两回事了。
充电桩建得又多又密,国家电网、特斯拉、还有各种新能源车企自建的充电站,一排排的,空余的桩位很多,根本不需要排队。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我们国家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了300万台,全国充电桩总量更是接近千万级别。
这意味着,充电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缓解。
更让他们受到“刺激”的是,当他们把自己的车慢悠悠地充着电时,旁边一辆新款的纯电动车开过来,车主去上了个厕所、买了杯咖啡的功夫,回来一看,车子电量就充进去了一大半,又能跑个三四百公里。
这就是现在主流纯电车普遍搭载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带来的改变。
回头再看看自己充电功率慢吞吞的混动车,一种被时代甩在后面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时候他们才彻底明白,如今开电动车长途出行的瓶颈,已经不再是“找不找得到充电桩”,而是“你的车充电够不够快”。
所以你看,整个事情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那些还没有买新能源车的人,他们的信息还停留在几年前,被“续航焦虑”这个词给吓住了,所以他们觉得混动是最稳妥的选择。
而那些已经亲身体验过混动的车主,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在当下的充电环境下,纯电出行已经非常方便,而混动车那种“两边都沾一点,但两边都不够极致”的特性,反而成了一种束缚。
这个认识上的差距,导致了市场上这种“劝不住”的有趣局面。
这或许也是每一项新技术在普及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亲自走完这条“弯路”,市场的选择才会真正地反映出技术的真实发展水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