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元起,吉利新车登场,超4.9米要掀混动中级车桌子?

最近车圈又热闹了,**8万元起就能买到一辆车长超过4.9米的混动中级轿车?**你没听错,这不是什么“期货车”,也不是营销话术,吉利真把这么一款车给整出来了——刚上市的新款吉利某系混动版(为避免具体车型争议,暂以代称)。消息一出,不少原本盯着10万以上混动车的消费者直接“上头”了。这价格,别说合资品牌,连不少国产紧凑级SUV都得抖三抖。这波操作,是不是真要掀了混动中级车的桌子?

先说外观,第一眼你可能觉得“这车有点眼熟”,但走近一看,细节真不少。前脸用了吉利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大尺寸格栅配上贯穿式灯带,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关键是,这车长4900多毫米,轴距接近2米8,停在路边,那种修长感立马就出来了,走路都感觉能“摇头晃脑”了。比起同价位那些A级车,它往那一停就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存在。你想想,花买A级车的钱,拿了个B级车的尺寸,这波不亏。

8万元起,吉利新车登场,超4.9米要掀混动中级车桌子?-有驾

再看内饰,坐进去的第一感觉是:这价位,吉利是真敢堆料啊。中控一块14.6英寸大屏,UI设计清爽,操作流畅度也在线,没出现卡顿“劝退”的情况。座椅用的是皮质+翻毛材质拼接,手感不输二十万级别的车。最让我惊喜的是NVH控制,高速跑起来,风噪和胎噪都压得不错,8万起的车能有这水准,算是“打脸”了那些觉得便宜没好货的人。后排空间更是“顶呱呱”,我1米78坐进去,腿还能伸直,头顶也不顶,长途坐人完全没问题,说是“床车”有点夸张,但舒适性绝对够格。

动力系统是这车的重头戏。它用的是吉利雷神混动技术,1.5L四缸发动机+单电机的组合,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日常超个车轻轻松松。重点是油耗,官方说百公里综合油耗才3.8L,实测下来城市堵车也就5L左右,燃油经济性直接“支棱起来”了。纯电续航有80公里,上下班通勤基本可以当电车用,充电一次能撑好几天。这种混动结构没有里程焦虑,加油又快,比纯电车在很多场景下更实用。

说到智能化,这车标配了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我试驾的时候特意在高架上用了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系统反应挺及时,变道后能快速回正,不像某些“车界网红”只是宣传厉害,一用就“拉胯”。不过语音助手偶尔会“听错指令”,比如我说“打开车窗”,它回我“正在为您播放音乐”,这种小毛病还有优化空间。

8万元起,吉利新车登场,超4.9米要掀混动中级车桌子?-有驾

安全性方面,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70%,标配6气囊+ESP+ABS这些基础配置一个不少。还加入了盲点监测、开门预警这些实用功能,对新手司机特别友好。虽然还没出中保研碰撞成绩,但从用料和结构设计来看,应该不会“跌冒烟了”。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咱们拿两款热门车对比一下。

8万元起,吉利新车登场,超4.9米要掀混动中级车桌子?-有驾

第一款是比亚迪秦PLUS DM-i。这可是“国民神车”,销量一直很猛。优势是技术成熟、网点多、保值率不错。但问题也明显:内饰塑料感强,车机系统用久了容易卡,后排中间地台凸起高,坐三个人挺憋屈。而且新款价格没降,还在10万往上走。相比之下,吉利这款尺寸更大、内饰更精致,价格还低两万,你说消费者会不会“真香”?

第二款是长安逸达PHEV。外观设计挺年轻,配置也不低。但它的混动系统是插电式,纯电续航110公里,听着多,可实际馈电油耗偏高,一没电就变“油老虎”。而且底盘调校偏软,过弯侧倾明显,开起来少了点“驾驶玩具”的感觉。吉利这款的混动逻辑更聪明,动力输出平顺,操控也更稳,明显是冲着“既要省油又要好开”去的。

最后说说潜在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值不值?我觉得,如果你预算卡在8-10万,又想要一辆空间大、油耗低、配置高、看着还有面儿的轿车,这车真的可以闭眼入。它不像某些“装逼利器”只重外表,也不像“买菜车”啥功能都没有。它把混动、大空间、智能化这些原本属于高价车的标签,直接下放到了8万级,这波操作,简直是给整个中级混动市场“天塌了”级别的压力。

8万元起,吉利新车登场,超4.9米要掀混动中级车桌子?-有驾

当然,车无完车。它的品牌影响力比起比亚迪还有差距,后期保养成本也得观察。但就产品力而言,它绝对算得上是“老咕噜棒子”们的一记“打脸”——谁说便宜就一定没好货?

8万元起,吉利新车登场,超4.9米要掀混动中级车桌子?-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8万元起,买一辆长超4.9米的混动中级车,你会考虑吗?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还是你更看好秦PLUS或者逸达?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