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航母,从来都不只是海上航行的巨轮,而是海洋霸权与国家力量的象征。在当今世界,航母的每一次调动都牵动着全球的战略神经。而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更是站在全球战舰造价顶端的存在,其横空出世仿佛一声惊雷,炸开了21世纪航母时代的序幕。
这艘耗资130亿美元的核动力巨兽,以11.2万吨排水量、75架舰载机搭载量和23项颠覆性技术,成为美国海军乃至全球海权的“王冠上的明珠”,也是美国正星条旗的精神信仰。
福特号航空母舰的舷号是CVN78,是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首舰,以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名字命名。
2021年,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经历了一次抗冲击实爆测试,距离其舰体100多米处的水中,大量炸药被引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亚于3.9级地震。福特号航母岿然不动,仿佛一座海上钢铁堡垒。
在舰载机搭载能力方面,福特号常态搭载75架舰载机,极限容量差不多有90架,可以起降包括F-35C、F/A-18E/F、以及E-2D预警机。
其配置的4台电磁弹射器,弹射效率相较于蒸汽弹射提升33%了,单次弹射时间缩短至45秒,能在3秒内将舰载机加速至240公里/小时。
此外,舰上还搭载了单台升降机,每部升降机可同时提升两架舰载机。这看似小小的改动,却极大提高了舰载机的运用效率。在现代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胜利,福特号的这些改进,使其在舰载机起降和运用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动力系统上,福特号采用了两座全新的A1B型核反应堆。这种先进的核反应堆不仅使这艘航空母舰的航速能够达到30节以上,更具备了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
相比之下,传统的航母需要频繁补给燃料,而福特号的核动力系统使其在执行远洋任务时能够持续作战,无需担心燃料补给的问题。这使得福特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行动,随时响应美国的军事需求。
福特号的防御系统构建了远、中、近、末端四层拦截网,同时融入电子战与网络战能力,堪称现代海防的巅峰之作。它装备了两座进化版“海麻雀”导弹系统和两座21连装“海拉姆”防空导弹系统,可拦截20公里内的目标。采用红外加被动雷达复合制导,对亚音速掠海目标的拦截成功率达95%。
此外,3座20毫米6管“密集阵”近防炮射速可达4500发/分钟,可拦截1.5公里内的反舰导弹。
2022年,福特号参与了北约组织的大规模海上联合军演。在演习中,它展示了强大的舰载机出动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与其他国家的舰艇和飞机密切配合,执行了多种复杂的作战任务,彰显了美国海军的全球影响力和威慑力。
虽然福特号纸面数据很厉害,但是美国海军也不得不承认,这条巨轮下水后诸事不宜、问题不断,最重要的是没有赶上好时代。
福特号自身的技术问题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阿喀琉斯之踵”,航母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可靠性不高,这种新型技术在理论上有着诸多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却频繁出现故障。
2020年,电磁弹射器在测试中出现了多次意外停机和故障报警。2022年的一次演习中,电磁弹射器的故障导致舰载机起降作业被迫中断,原本高效的作战流程被打乱,甚至差点引发安全事故。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廉价无人机的普及,让福特号航母的位置日益“尴尬”。
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超过音速的5倍,甚至更高,强大的机动性和极高的飞行速度使传统的防空系统几乎失去作用。对于福特号的“密集阵”近防炮和“海拉姆”防空导弹来说,高超音速导弹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拦截能力范围。
而在大国对抗的背景下,一种让美国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那就是只要其它大国愿意,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利器也能下放给小国,甚至是武装割据团体,比如“拖鞋大军”胡塞。
2023年,胡塞武装在也门近海区域展示了其最新研制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有4马赫,具备很强的机动变轨能力,能够在接近目标时进行复杂的规避动作。
从数据上看,4马赫显然不能算“高超”,或者说是“丐版”的高超,但是也够美国航母喝一壶的了。2024年,胡塞武装在亚丁湾附近的一次军事行动中,首次使用这种导弹对一艘美国军舰进行攻击。这次攻击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但已经让美国海军惊出了一身冷汗。
美国海军不得不重新评估在这一区域的军事部署,此后,福特号航母在靠近亚丁湾的时候,逐渐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有意保持距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