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省油不省钱?轮胎两年吃掉全部油费!车主直呼太坑了

最近,很多开上了新能源车的朋友们发现了一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

大家当初选择电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它能省下一大笔油钱,想着开个几年,省下来的钱说不定都能买个小车位了。

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开心地享受着电车带来的安静和迅猛提速,却在不久后低头一看轮胎,心里咯噔一下:这轮胎怎么磨得这么快?

很多车主在论坛或者车友群里抱怨,自己的车才跑了两三万公里,轮胎花纹就已经磨损到了需要更换的程度,有些甚至磨出了里面的钢丝,这在以前开燃油车时是很少见的情况。

电车省油不省钱?轮胎两年吃掉全部油费!车主直呼太坑了-有驾

一套好点的轮胎换下来,动辄几千甚至上万,这么一算,感觉辛辛苦苦省下来的油钱,好像又被这四条轮胎给“吃”回去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难道是轮胎质量不过关,还是说电车天生就有这个“费轮胎”的毛病?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事儿聊透彻。

其实,电车轮胎磨损快,并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单一的质量问题,它背后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由电车自身特性决定的原因。

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点,就是车身重量。

新能源车为了保证足够的续航里程,必须搭载一块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可观的电池包。

这块电池,少说几百公斤,多的甚至接近一吨,它让整台车的重量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重了不是一点半点。

一台普通的燃油轿车,重量大概在1.5吨上下,而一台纯电车,轻松就能达到2吨,甚至一些大型SUV电车会超过2.5吨。

这多出来的几百公斤重量,就像是车上时刻都坐着几个成年人,这份压力完完全全地传递到了四条轮胎上。

有专业机构做过测算,汽车的重量每增加500公斤,轮胎的磨损速度就会相应加快大约20%。

这就意味着,电车轮胎从出厂那一刻起,就背负着比燃油车轮胎重得多的“担子”。

电车省油不省钱?轮胎两年吃掉全部油费!车主直呼太坑了-有驾

在车辆行驶、转弯、刹车的每一个瞬间,轮胎都需要承受更大的挤压和摩擦力。

特别是轮胎的侧壁,它需要支撑住整个车身的重量,过重的负载会让胎侧长期处于高压变形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电车轮胎更容易出现鼓包现象的原因。

其次,是电车那让人着迷又让轮胎“害怕”的动力输出方式。

开过电车的人都知道,它最大的驾驶乐趣之一就是起步时的瞬间提速。

只要你把电门踩下去,强大的扭矩几乎是零延迟地就爆发出来,那种强烈的推背感是绝大多数燃油车给不了的。

但这种“爽”,对轮胎来说却是一种严酷的考验。

燃油车的发动机需要一个转速攀升的过程,动力是相对线性地传递到车轮上的。

而电动机不同,它可以在一瞬间就输出峰值扭矩。

这股强大而直接的爆发力,会瞬间作用在轮胎的胎面橡胶上,造成剧烈的滑动摩擦。

你可以想象一下,用一块粗砂纸猛地蹭一块橡皮,掉下来的那些橡皮屑,就和电车急加速时轮胎胎面的损耗情况非常相似。

尤其是那些配备了前后双电机的高性能电车,零百加速时间可能只要两三秒,这种极致的性能表现,每一次都是对轮胎胎面的一次“暴力撕扯”,橡胶磨损的速度自然会成倍增加。

再有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就是动能回收系统。

电车省油不省钱?轮胎两年吃掉全部油费!车主直呼太坑了-有驾

这个功能是电车的一大特色,当你松开电门时,车辆会自动减速,并把这个减速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收一部分,充回到电池里,从而增加一点续航里程。

很多人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续航,喜欢把动能回收的强度开到最大。

这样一松电门,车子就会有很强的拖拽感,甚至可以实现所谓的“单踏板”驾驶。

听起来很节能,但这个过程对轮胎的磨损其实相当大。

燃油车松开油门后,车辆会依靠惯性滑行很长一段距离,轮胎处于自由滚动状态,摩擦力相对较小。

而强动能回收模式下,电机反转产生的制动力会持续不断地作用在车轮上,形成一种恒定的拖拽摩擦。

这种持续性的摩擦,就像一直在用一种力量“刹”着轮子跑,日积月累下来,对轮胎的消耗非常可观。

有经验的司机做过比较,在同样一段山路上行驶,燃油车下坡主要依靠刹车片制动,而全程开着强动能回收的电车,轮胎本身就承担了大量的减速任务,磨损程度要比前者高出不少。

为了回收那一点点电量,却加速了上千元一条轮胎的损耗,这笔账细算下来,可能并不划算。

那么,面对这个“吃胎”的现实,我们作为消费者就只能认栽吗?

当然不是。

既然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应对,通过一些好的用车习惯和保养方法,来尽可能地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电车省油不省钱?轮胎两年吃掉全部油费!车主直呼太坑了-有驾

在驾驶习惯上,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地板电”的习惯。

电车的加速能力确实很强,但日常通勤不是赛车,我们没有必要在每个红绿灯路口都追求第一个冲出去。

尽量做到平缓起步,温柔加速,不仅能让车上的家人朋友感觉更舒适,也能大大减轻轮胎的瞬间磨损。

同样,对于动能回收系统,也不必一味追求最高档位。

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调到中低档,松开电门后让车辆多滑行一会儿,通过提前预判路况来控制车速,这样既能保证驾驶的平顺性,也能让轮胎得到“喘息”的机会。

在车辆保养方面,有两件事是重中之重。

第一就是胎压。

一定要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好习惯,最好是每个月都检查一次。

而且不要完全相信车机系统里的胎压监测显示,那个数值可能会有误差,最可靠的还是自己准备一个几十块钱的机械式胎压计,在车辆冷却的状态下进行测量。

标准的胎压值通常标注在主驾驶位的车门门框或者B柱上,严格按照厂家推荐的数值来充气。

胎压过低,轮胎的两侧胎肩会磨损得特别快;胎压过高,则会导致轮胎中间部分过度磨损,同时还会降低舒适性和抓地力。

很多车主发现轮胎偏磨严重,追根溯源,往往就是长期胎压不准导致的。

电车省油不省钱?轮胎两年吃掉全部油费!车主直呼太坑了-有驾

第二件事是四轮定位。

由于电车更重,动力更猛,它的悬挂系统承受的压力也更大,时间长了悬挂的各项参数数据就容易出现偏差。

一旦数据不准,就会导致车轮的角度不对,出现“啃胎”的现象,也就是轮胎出现不均匀的异常磨损。

所以,建议大家每年或者每行驶两万公里左右,就去专业的维修店做一次四轮定位检查和调整,这笔花费和换一套新轮胎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最后,当轮胎真的到了需要更换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轮胎也很有讲究。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带有“EV”标识的新能源车专用轮胎。

这些轮胎并不是噱头,它们在配方和结构上都针对电车的特性做了优化。

比如,它们会使用特殊的橡胶配方,加入更多的硅材料(白炭黑),来平衡耐磨性和滚动阻力,实现既耐用又省电的效果。

同时,它们的胎体结构和胎侧强度也经过了加强,能够更好地支撑电车沉重的车身。

虽然这种专用轮胎的价格可能会比普通轮胎贵上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带来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新能源轮胎的技术革新中,我们的国产品牌表现得非常出色。

像朝阳、赛轮、玲珑等国内知名的轮胎企业,都迅速推出了性能优异且价格亲民的EV专用轮胎系列。

根据很多车主的实际使用反馈,这些国产轮胎在静音性、耐磨性和节电效果上,已经完全不输那些传统的国际大牌,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超越。

选择国产品牌,不仅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自己的工业发展,更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

所以,了解了这些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电车轮胎的磨损问题,让我们的电动汽车真正成为省钱又省心的好伙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