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得特别火,那就是咱们的“国车”红旗,终于跟科技界的“大拿”华为手拉手,正式宣布合作了。
这消息一出来,网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感觉就像是过年一样。
有人特别激动,觉得这俩“国家队”选手凑到一块儿,简直是天作之合,是强强联合,肯定能搞出点大名堂来。
但也有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觉得这事儿吧,虽然是好事,但来得是不是有点晚了?
毕竟现在新能源车市场都打成一片红海了,红旗现在才拉上华为,这班车赶得急了点,到底能不能坐稳,还真不好说。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事儿的里里外外,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明白,红旗为啥非要在这个时候找华为合作。
说起红旗,咱们中国人心里那份感情是没得说的,那是咱们国家汽车工业的门面,是“共和国长子”,开出去有面子,有情怀。
这些年,红旗也一直在努力往高端上走,车子造得是越来越气派,外观设计也很大气,你看那大尺寸的直瀑式格栅,那庄重的车身线条,确实有那么一股子豪华车的劲儿。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车子看着挺豪华,价格也确实不便宜,但真要说它比同价位的奔驰、宝马强在哪儿,很多人就说不上来了。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讲究智能化的时代,大家买车,不光看你牌子响不响,外观好不好看,更看重车里的那块大屏幕好不好用,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自动驾驶靠不靠谱。
在这方面,红旗确实有点跟不上趟。
很多车主都反映,红旗车的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也比较单一,跟现在那些新势力造车,比如蔚来、理想比起来,感觉就像是智能手机和功能机(老人机)的区别。
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有点尴尬的局面:大家提起红旗都肃然起敬,但真要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买一辆,很多人又会犹豫,转头去选了别的品牌。
特别是它的高端电动车,比如卖到五六十万甚至更高的E-HS9,销量一直不温不火,这就说明,光靠情怀和品牌,已经很难打动现在的消费者了。
红旗急需一个能让自己“脱胎换骨”的帮手,来补上智能化这块最大的短板。
这时候,华为就出现了。
华为在汽车智能化这块,现在可以说是国内的头号玩家。
它搞出来的鸿蒙智能座舱和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在问界、智界等车型上得到了验证,口碑非常好。
鸿蒙座舱用起来有多流畅?
就跟咱们用华为手机一样,点哪儿到哪儿,不卡顿,而且能跟手机、手表无缝连接,生态体验特别好。
而它的智能驾驶,尤其是在市区复杂路况下的表现,很多用过的人都说,那是真的能帮你开车,大大减轻了驾驶疲劳。
所以,红旗找上华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把华为这套最先进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移植到自己的车上。
这次合作,首批搭载华为技术的将会是红旗旗下的高端车型。
你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红旗车,里面是一套反应飞快的鸿蒙系统,你动动嘴就能控制车里的一切;在路上,开启智能驾驶,车子能自己稳稳地跟着车流,甚至能处理一些复杂的路口和避让,这体验一下就上来了。
这样一来,红旗就有了新的故事可讲,它不仅有厚重的历史底蕴,还有了最前沿的科技加持。
它的高价,也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这对于吸引那些既追求品牌格调,又看重科技体验的年轻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杀手锏。
不过,话又说回来,理想很丰满,现实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持观望态度的原因。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合作的深度。
官方的说法是“初步合作”,这个词就很有讲究。
华为跟车企的合作模式分好几种,最浅的是华为当个零件供应商,卖给你雷达、芯片之类的;深一点的是“HI模式”,华为提供一整套智能解决方案,车上会贴个“HI”的标志;最深的就是“鸿蒙智行”,华为从产品设计到销售都深度参与,问界就是最好的例子。
目前看,红旗和华为的合作更像是中间的“HI模式”。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华为会不会把看家的、最顶尖的技术都给红旗用?
后续的软件更新能不能跟得上华为的节奏?
要知道,智能汽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通过OTA升级,不断变聪明,不断有新功能。
如果红旗的更新速度慢半拍,那华为技术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
消费者花了高价钱,买到的却是一个“青春版”的华为技术,那肯定是不答应的。
其次,就是红旗自身的生产和整合能力。
把华为的硬件装到车上不难,难的是怎么让这些硬件和车辆本身的系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这就好比给一个武术大师配一把宝剑,如果剑不合手,那大师的功夫也施展不出来。
红旗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车企,它的生产流程、企业文化,能不能快速适应华为这种互联网公司的高速迭代节奏,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软硬件磨合不好,车子开起来出现各种小毛病,那对品牌形象的伤害可就大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消费者认不认可。
当一台搭载了华为技术的红旗车摆在你面前,售价八十万,旁边停着一台同样价位的奔驰S级或者特斯拉Model S,你会怎么选?
这个问题很现实。
虽然有了华为的加持,但红旗需要面对的,是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
很多人可能会想,花这么多钱,买个技术成熟、品牌在全球都叫得响的洋品牌,是不是更稳妥一些?
所以,红旗和华为的组合到底能不能成为市场的“王炸”,最终还是要看产品力到底有多强,价格定得合不合理,以及最重要的——销量能不能上去。
这场合作,对红旗来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型之战,也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咱们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强,能拿出真正让世界都佩服的好产品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