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联手华为启境发布,双动力赛道,独立分销渠道

刚刷到广汽和华为官宣“启境”新品牌那一刻,一堆弹幕和评论就炸锅了。电动化卷了几年,智能化真刀真枪上桌。华为一脚进来,全场哗然。广汽玩了三十年造车了,这回直接拉华为搞科技化升级。说实话,这配置,梦幻联动。真就那种“工程师的盛宴”,路子不一样了。

广汽联手华为启境发布,双动力赛道,独立分销渠道-有驾

启境一出来,不少车圈老粉下意识,怎么不是鸿蒙智行阵营?没进界字辈?一打听,原来是全新HI PLUS合作方式。华为不仅仅是技术供应商,深入到产品定义、设计、智能座舱,这一层已经不是“名义合作”,而是真的双向奔赴,啃骨头式碰撞了。智选车那边是走的华为终端渠道,启境直接自建销售,新车不进华为门店,这安排,广汽体面,华为也厚道,一拍即合。

新模式,能不能成黑马?决定权其实在市场。这两年新能源品牌多到数不过来,大部分外形炫酷,内饰堆料,真正杀出来的没几个。动不动下线,动不动又是亏损,用户早就不信承诺,只看结果。启境上线也是正捉对厮杀,卷价格、卷配置、卷智驾。网友已经提前开始“整活”,有人调侃,不会是广汽版问界吧?有人冷笑,广汽造车底子不弱,智能这块一直差点意思,这波华为给技术,广汽出体系,能搞出花样来呗。

产品规划,现在风吹草动消息都被扒得透透的。2026年亮相,纯电、增程双动力上桌。大家吃瓜都懂,这双路线是稳之一,华为拿乾崑平台砸进来,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一套拉满,两家合作,已经不是开发加组装,做的是全流程创新。这就叫“有主有仆”,广汽没做成套娃,华为不只是贴标。普遍说,大厂要么全盘交给科技公司,要么坚守一亩三分地。这次是优势打包、两头抢进。其实,对手们才头疼。你看比亚迪全栈自研,吉利四处联盟,蔚来小鹏玩软件搞积分,都在找边界。只有探索新模式的,两边卡位,才有可能赢。

分销渠道这是重点。单独搞,不挂华为终端招牌,有点意思。什么叫品牌主权,这回看明白了。广汽想要真正做自己,有自己的用户群,不靠华为卖手机那套流量逻辑。华为也想要尝试新范式,硬创新,外包不行,全部吃下也有风险,这回模式,类似合作中的合伙人,大局共享,小事独立。感觉像极了那种组队打副本,一个打输出,一个拉仇恨,翻车不赖单。

看着这些年,造车新势力一个个起起落落,玩家多了,卷到没底线。华为之前玩HI,如今做大,智选车模式红到发紫,问界销量日进斗金,谁不眼红?不过那套也不是完美。厂商归属不清,品牌反而跟着华为跑,一旦上头了,风险也大。启境就是摆明了,不光咱家水平有了,心气也不低,你能给的我全都要,不能捆死一家。其实这种自信,就是中国车企三十年沉淀换来的。

广汽联手华为启境发布,双动力赛道,独立分销渠道-有驾
广汽联手华为启境发布,双动力赛道,独立分销渠道-有驾

“番禺行动”一出,圈粉无数,广汽直接喊话要体系能力升级,跟华为这回深度融合,目标不是造个新车,是想“再造一个广汽”。传统车厂转型,光靠砸钱、堆堆锦上添花没戏,必须玩出新东西。不拼一拼智能,不拼一拼生态,光有底盘和做工,能卷赢谁?传统势力想要向上,老板们都明白,玩票性质不行,必须下重注。启境这种从芯到壳全程绑定,就是要拼一把技术与制造的新拐点。

讲真,这也是车圈风向变了。以前合资横着走,现在你不数字化、智能化立马被拍到沙滩上。华为模式这回成全行业样板。HI PLUS,不进终端,把科技深度用足,还要自保品牌独立。给业界看的,是科技公司和传统制造伙伴,能不能一起“造活”出未来。行业里科技公司老想着改造车企,车企又怕被吃掉话语权,谁都想全拿,结果啥都没拿到。现在广汽和华为,用的是资源强绑定,品牌分得清。你说以后是不是所有大厂都会照搬?但凡还想活得久一点的,不都得试试这种模式?

有人说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内卷到底,剩下的都是“王炸”玩家,其实不是。现在是智能化下半场,所谓王炸还早着呢。去年不少人还讨论谁能成中国“特斯拉”,现在很现实,大家拼的就是智能生态能力、供应链整合、研发响应速度、品牌调性与营销,这五道防线合一才有赢面。启境模式里,高端定位、双动力赛道、全栈智能、独立渠道,四重保障。广汽做好制造,华为深化技术,就问你皮厚不厚,底气足不足?照现在这架势,真正的增长点,根本不在卖车,而在未来“软件+服务+用户运营”里,下一个爆款,没准就在转型路上。

有老广汽粉丝评论,广汽最难学的是制造体系,这些年奇瑞、长安、吉利都卷成这样,回过头广汽一出手就玩全新合作,是真要自救还是另谋增长,又贡献了一个大样本。车圈群友说这一波等于“年代改制”,玩转型不拖泥带水。华为一路走来,电子行业模式嫁接到汽车工业,各种创新都尝试,别人还在讨论怎么“软件定义汽车”,启境直接搞定“软件定义+业务定义+渠道分割”,这水平,走在行业前列。

有人喜欢拿海对岸车企对比,说老牌欧美日以稳定、品牌力制胜,可时代变了,消费主力早就聚焦体验、创新、用户粘性。比不过自主品牌两年三更换代的速度。比不过智能升级一步到位的痛快。传统那套,用户真不感冒了。智能汽车时代的中国,就是升级速度、拼生态、拼模式。启境玩的是快攻,也拼的是协同。看未来,不仅有车企能应对洗牌,更能带动全行业技术水位整体提高,这才是更大的力气。

技术和制造协同,带来的结果是百花齐放,整个行业层次被一步步拉高。你说这对消费者意味着啥?可选空间大了,产品上新周期更短,同价位东西更香,体验升级是真快,最核心的也不是某一个品牌称王,而是整个中国智能车的门槛水涨船高。买车这事儿,有盼头。技术落到实处,服务和体验大家都想卷,普及度、价格友好度,未来绝不会回头。

头部企业一起联手,把行业路径都探明了。科技赋能、制造拔高,减少无效内卷,未来就不是人云亦云谁带头了,而是生态内生的进步。广汽模式,华为打法,启境诞生,等于又有了新赛点。跟风者永远被动,创新者才能当黑马。市场不会骗你,模式能不能跑得出去,能不能撑得住用户期待,后面肯定真金白银见分晓。

启境出现,我觉得,不只是高端智能新能源又多了个新队伍,更关键是给了业界和市场一个信号——合作、创新,未来大有可为。入口开放,模式灵活,用户终究才是赢家。中国新能源智能化,才刚开了个头。咱们等新车上市,等用户上手,也等下一轮创新,再掀波澜。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