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辆深蓝S05右舵版新车缓缓驶下泰国罗勇工厂的生产线,长安汽车迎来了双里程碑——长安全球第2859万辆整车诞生,以及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的正式投产。这一刻不仅是长安深耕全球化战略的结晶,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单纯出口迈向系统性出海的生动写照。
一、效率与规模:中国智造的海外标杆
长安罗勇工厂的建设速度令全球瞩目。从2023年11月奠基到2025年5月投产,仅用18个月便在300公顷土地上建成了涵盖五大核心工艺车间的现代化工厂。这座投资100亿泰铢(约20亿元人民币)的基地,初期年产能达10万辆,二期将翻倍至20万辆。其关键工位自动化率高达90%,在泰国高温高湿环境中仍保证稳定品控。更值得关注的是,工厂投产即实现40%本地化率,成为首个通过泰国《56-2562》原材料认证的外资车企,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绿色与智能:技术赋能的制造革命
走进罗勇工厂,处处可见中国智造的创新基因:
- 循环系统革新:光伏发电覆盖厂区能源需求,雨水回收装置每年节水超万吨,循环风技术降低空调能耗
- 数字孪生应用:虚拟仿真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预演,数字底座系统实时优化设备调度
- 效能双提升:得益于绿色技术体系,单车能耗降低15%,制造效率提升20%
这些突破让工厂赢得“东南亚最先进新能源基地”的称号,更成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示范样本。
三、战略纵深:从产品出海到生态扎根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在投产仪式上强调:“无海外,不长安”。罗勇工厂的建立标志着长安完成战略三级跳:
1. 产品出口:已销往全球近100国
2. 品牌出海:东南亚上市深蓝S07、阿维塔11等7款新能源车
3. 产业扎根:构建“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全链条
工厂未来将生产三大品牌车型,覆盖右舵车市场。配套建设的全球右舵备件中心,承诺24小时送达服务,彻底解决海外用户后顾之忧。
四、本土融合:创造共赢新范式
长安的国际化战略充满东方智慧。在清莱府洪灾期间,长安志愿者团队第一时间奔赴救灾前线;工厂投产后将创造超3万个产业链岗位;技术帮扶计划助力泰国建立新能源汽车认证能力。这种深度融合赢得泰国工业部长艾格纳的高度评价:“值此中泰建交50周年,该项目成为新兴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典范。”
五、未来图景:科技驱动的全球布局
随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长安已在泰国启动数智服务升级:
- 智能维保系统实现故障远程诊断
- 电池监控平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入产线测试阶段
未来三年,12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将从这里驶向东南亚。更宏大的“海纳百川”计划正在推进:将五大海外市场提升至与中国本土同等战略地位,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企架构。
当那辆深蓝S05交付泰国用户时,车内搭载的智能热管理系统正默默应对着东南亚酷暑。这个细节恰是长安全球化战略的缩影——不仅输出产品,更输出体贴用户的技术方案。从山城重庆到暹罗湾畔,长安用41年造车底蕴与创新基因,在异国土地浇灌出共赢之花。正如流水线上机械臂的精准舞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以令人惊叹的精度与速度稳步向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