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池热管理领域,海豚融合了比亚迪两大技术突破:热泵与直冷。热泵有助于提升整车电能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而直冷技术则显著增强了电池的冷却效果。尽管直冷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但在经过优化后,其在相同条件下展现出的冷却效能,特别是在温度均匀性方面,表现优于液冷技术。
这两个系统通过多通阀体组件实现连接,共同构成了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此外,系统还巧妙地将电机电控产生的余热用于低温环境下对电池的加热,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套技术方案凸显了比亚迪在模块化与集成化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它融合了热泵、集成模块、直冷直热以及总成余热利用等多项技术,每个模块都具备高度的复用性,能够快速集成应用于新的车型。同时,这也反映了电动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熟悉特斯拉M3/Y技术的人不难发现,其中涉及的总成余热利用、热泵以及集成模块等配置与特斯拉的方案有诸多相似之处,而直冷直热技术则是比亚迪的创新之作。
接下来,我们深入剖析海豚的直冷技术。其直冷冷板采用类大平板设计方案,确保与电芯保持最大的接触面积。制冷剂的进出口设计在同一区域,与汉CTP的设计理念相类似。
整个冷板布局精巧,包含8个冷却管道、4个进水管道和4个出水管道,呈交叉布置。每个管道采用口琴管技术方案,共设计有30个流道,总计240个流道。这种设计实现了高效的热量传递与分散。
尽管海豚的直冷冷板采用了类大平板方案,但其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大平板思路有所不同。它更像是口琴管设计与蒙皮的结合。在与电池包箱体连接固定时,蒙皮结构通过机械紧固件完成;而冷板与电芯的接触则采用导热结构胶,目前尚无法确定这种胶在结构强度性能上与汉EV的具体差异,但推测可能相对较小。
从冷板的结构技术来看,海豚的直冷冷却效率似乎低于汉EV。然而,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制冷剂,其冷却效果反而优于汉EV。这充分证明了直冷技术在电动汽车热管理领域的独特优势与潜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