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难忽悠了,哪个品牌、什么配置、值不值钱,大家心里门儿清。可你见过航空公司也来造车的吗?这事就真发生了。
5月7日,吉祥汽车首款纯电车——AIR正式上市。起步价14.78万,顶配快冲到16万。这车背靠的不是一般背景,是搞民航的均瑶集团,也就是吉祥航空的东家。一听这个,估计不少人会好奇:飞机公司来做车,靠谱吗?
今天咱们就把这车掰开揉碎说一说:它到底有啥亮点,又值不值你去掏这个钱?
第一眼挺惊艳,但设计能当饭吃吗?
这车刚亮相那会儿,我看图片真觉得有点意思。整车线条流畅,掀背造型看着很有动感,车长不到4米6,轴距却做到2800mm,空间应该是够用了。
前脸那种“半封闭式”的设计,加上C字型日行灯,一看就是走科技感路线。尾部的贯穿灯带,据说用了270个LED+8片OLED灯珠,晚上点亮效果挺炫,有点像飞机尾巴那种灯光划过夜空。
车内就更讲究了,麂皮仪表台、磨毛绒顶棚,软包面积说是达到了75%。中控那块15.6英寸屏幕还能旋转,支持吉祥航空APP订票、查航班、订酒店,甚至右后排还有老板键,一键调座椅和空调,后排舒适性设计得相当到位。
但讲真,这些东西放在今天的新能源车市场,顶多算个加分项,真不至于成“卖点”。漂亮的车,10万出头的也不少,这年头设计能加分,但没法让人多掏三万块。
动力不强、续航一般,价格还挺飘
说完外观和内饰,再看看核心数据:AIR目前两种版本,435公里和530公里的CLTC续航,全系后置单电机,百公里加速7.9秒。你说家用代步行不行?当然行。但你真拿它去跟市场上主流产品比,那就有点心虚了。
我举两个例子大家感受下:
• 比亚迪秦PLUS EV,现在续航510km版本落地也就12万出头,435km那版更便宜。而吉祥AIR 435km的版本要14.78万,还多花两万块。
• 再看广汽AION S,同样是510km续航,起售价才11.88万,比AIR顶配便宜了整整4万。
所以问题来了:动力一般、续航不占优势,价格还定得不便宜——这是要跟谁抢市场呢?
智能配置太“基础”,科技感只是表面功夫
再看看智能化配置,说实话有点掉队了。
现在很多十来万的电车,动不动就搭载高阶辅助驾驶、车道级导航甚至城市NOA,可吉祥AIR全系只有L2级辅助驾驶。就是个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顶多算“及格”,但肯定不算亮眼。
车机也比较普通,应用数量不多,操作流畅度中规中矩。说白了,你要是冲着“智能车”这个概念买它,那它给不了你太多新鲜感。
现在买新能源车,用户对智能化要求高得很,车机不顺手、导航不准、不能自动变道,分分钟就要被嫌弃。AIR这个表现,只能说是“差不多”,但还不够“惊喜”。
吉祥汽车最大的问题:三件事都得从零开始
作为一个刚入局的品牌,吉祥汽车的问题还不止产品力。
一是技术底子薄。三电系统靠什么?电机、电控、电池,基本都没有自主研发的亮点。你没技术,未来OTA升级、用户反馈优化,全都跟不上。
二是渠道太少。你今天要买吉祥AIR,去哪试驾、哪能交付、售后怎么做?吉祥的销售网络目前还处于搭建初期。要知道,连小鹏、哪吒都用了好几年才铺开网络,这事急不来。
三是品牌认知度低。消费者买车,尤其是十几万的新能源,不只看配置,品牌信任也是关键。你说蔚来、理想,哪一个不是砸了好几百亿才熬出点名声?吉祥靠几个航空噱头、送几张机票就能让大家买单?现实远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买车送机票?听着热闹,用着鸡肋
吉祥官方这次还搞了个挺猛的营销活动:前10000名购车用户,送24张机票+3年吉祥航空金卡。
听起来好像挺实惠,但你细想一下就知道,这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实用。
首先,你用得上吗?不是所有人都经常坐飞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吉祥航空航线有限,能飞的城市本来就不多。其次,这福利是“折扣价”机票,不是你想飞就免费飞。
与其搞这些噱头,不如直接车价降两三万,大家可能更能接受。
有网友说得挺实在:“买车送机票听着挺高端,但我买的是车,不是航空套餐。”这话真的扎心又现实。
总结一句话:AIR不是没亮点,但远没到让人“掏钱就买”的地步
说到底,吉祥AIR这台车不是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它的外观、内饰、质感的确做得不错,用料也有诚意。但在最关键的续航、智能化和价格这几项上,它很难撑起“性价比”这个说法。
这就像是一个空姐穿着制服去菜市场买菜,回头率有了,可她会不会做饭,还得看本事。
跨界造车,本身就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吉祥既没有技术积累,也没有渠道资源,初期靠设计和营销博出位可以,但要想真卖得动,还得回到产品和定价的基本盘上。
黑猫观点:
吉祥AIR更像是一场营销秀,设计亮眼、话题性拉满,但车本身并不具备“超预期”的实力。
真要花15万买纯电车,你有太多成熟、靠谱、技术成熟的选择。AIR要想杀出重围,光靠航空的“身份加成”可远远不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