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208GT换用菲亚特发动机,巴西市场适应乙醇,集团资源整

你说在巴西,标致208GT和2008GT竟然用了菲亚特的发动机?听着确实有点奇怪。要说标致和菲亚特本来这俩品牌就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就搅和到一块去了呢?外行可能还觉得“这不是乱来吗”,可你要真明白全球汽车产业现在到底怎么回事儿,恐怕你就不会觉得稀奇,反倒得说一句——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全球化浪潮下,企业省钱第一位。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的车企拼得就是成本和效率。早年老标致搞个车得有法国灵魂、有狮子性格,现在谁还拿这个当回事儿?现在讲究的是“你有啥零件好用,我拿来就完事儿”。因为整个汽车圈其实都在“合并同类项”。像标致和菲亚特,其实都归Stellantis那一大家子了,就跟一家人各做一道菜,家里的菜刀都拿来用一样——讲什么祖传独门的工艺,大多数人也不真在乎。能吃、好吃、不贵,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只在巴西用菲亚特发动机?别看拉美经济不咋样,车还真不便宜。这里有两个特别的点。首先,巴西对生物乙醇很有执念。为什么?它自己能种甘蔗,然后榨糖、发乙醇,便宜还时髦,“环保”。所以巴西人的车只要没法喝乙醇,基本在那儿混不下去。这时候欧洲那套精致的1.2T混合动力到了巴西就水土不服——烧汽油没问题,乙醇不太行。于是,菲亚特在那边的“1.0T+轻混+乙醇适应”发动机,就顺水推舟被搬进了标致。这叫邻居家有现成的米饭,咱还煮啥?

你会说,菲亚特发动机装进标致里头,是不是“屠龙之技”掉价了?你别急,这玩意在国际集团眼里是“技术共享、资源整合”,说白了,大家都省钱,最后全员都高兴。菲亚特这套机器其实在自家Pulse和Fastback用得也挺好。128马力加200牛·米,配上CVT变速箱,放在小车上,动力绝对不虚,还真成了“性价比神器”。城市里溜达,8%的碳减排、10%的油耗降低(厂家数据咋用你就咋信),对环保、限排政策头疼的国家,那就是救命稻草。

标致为什么自己不整一套适应拉美的新动力总成?原因太明显了—— 自己研发,贵、慢、风险大,人家菲亚特那是一手地头蛇,熟门熟路。随便利用集团优势整合一波,“你用我的发动机,我用你的内饰谁吃亏?大家都不吃亏”。说不定还是一拍即合,有酒大家干。

可也有人说了,混用别家发动机,会不会丢人?这话其实挺代表民族情怀。中国消费者也讲究个“正宗”,总想弄明白这车的心脏是哪家造。但这事搁在世界市场压根没人纠结,特别是在巴西。你只要这车便宜、能跑、好修、加乙醇不闹毛病,配置又齐全,那就OK。“我更在意后视镜带不带镀铬装饰,方向盘够不够软,仪表盘亮不亮堂。”你是真的会因为车里有菲亚特科技放弃法系车的浪漫吗?多数人真不会。

标致208GT换用菲亚特发动机,巴西市场适应乙醇,集团资源整-有驾
标致208GT换用菲亚特发动机,巴西市场适应乙醇,集团资源整-有驾
标致208GT换用菲亚特发动机,巴西市场适应乙醇,集团资源整-有驾
标致208GT换用菲亚特发动机,巴西市场适应乙醇,集团资源整-有驾
标致208GT换用菲亚特发动机,巴西市场适应乙醇,集团资源整-有驾

说到这两台车的定价,你要想想一辆小车得卖到23,400美元,一辆SUV能拉到30,100美元。这价格在巴西其实不算便宜。中国消费者一听,眉毛都要飞起来了,觉得性价比低到家。可巴西不一样,你随便聊聊就发现那地方进口税、工厂劳动力、政策、各方环节全收钱。巴西的生活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能用国产乙醇就算是天大的实惠了。车厂既要照顾政策、适应市场,又不能亏本,最后就只能搞这样个配置。

你说,动力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其实不是。只不过在用户眼里动力到了“不拖后腿”这条线,后边能影响他们买不买的因素太多。现在的年轻人更在意智能化、造型拉风、配置够潮。你1.0T能跑,油耗还能低,还有科技智能仪表跟大屏幕,谁还一本正经研究哪年哪月的工程师心血? 有省下来的钱,才是赢的关键。

我们回头看这事,其实关系到现代汽车行业的一个本质问题:到底汽车厂到底算什么?是生产独一无二的工程产品,还是说就像开服装厂,谁家布好用就用谁家的,最后大家拼牌子和设计?这种套路你说吓人吧,也不新鲜——大众的MQB平台多少品牌通用,雷诺日产三菱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归根结底,这叫分工协作、各取所长。你看着是“换心手术”,实际上只是产业“内部消化”,大家赚得盆满钵满。

车迷们有时候会咋呼:“我买标致就是喜欢它又骚又法式的风格,现在整进个意大利心脏,是不是不纯了?”但你冷静想想,现在市场上纯正血统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那点独特的小众体验,早都被全球一体化消磨得七七八八了。消费者每天收到的不是“你喜欢标致的法国浪漫”,而是“你愿不愿意为这个价格买到这堆实用配置”。今天搞配置提升,明天和别家技术联姻,说白了没人想花大价钱守着一份清高。

反过来看,标致在这事儿上也算聪明人做聪明事,地头蛇借力打力:全球工业链说变就变,平台共享便利了,零部件能互贴标签,为啥不用?这就像打麻将,哪副牌顺手就搂哪副,反正牌桌上赢家才最有发言权。Stellantis这幕后大东家,把各自的特长资源随意组合,本地市场有什么需求就“哪里有市场补哪里”,活生生做成“汽车快餐”,还真别说,味道不差。

你问未来会咋样?要我说,以后合资、联盟、混血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汽车已经不是工程师的情怀载体,而是一堆被高效率运营的商品。最后汽车发展成啥样,归根结底就是让用户用最实惠的价格,买到最符合那个市场习惯和应用场景的产品。哪怕是菲亚特发动机进了法系车壳子,甭管圆的方的只要你用着顺心,企业和消费者就都乐开了花。

所以,别再纠结什么品牌纯粹性了。现在的世界就是讲究合则两利,分则各死。今天你用我的发动机补短板,明天我用你的外观多卖车,背后全靠集团资源整合。中国市场也会越来越多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到那时候,我们买东西,恐怕更在意“我付了钱,能不能买到适合我用、好修好养的、配置还高级的产品”,而不是再为某个“百年情怀”买单。谁家锅能下好菜,谁家饭能吃饱人,谁就是赢家。到头来,都是为了能踏实把饭吃饱,哪管这一口饭刀叉还是筷子端来的?

所以,咱不如直接接受现实,理智消费,不当“品牌卫道士”,买的就是实在和方便。菲亚特的发动机进了标致,怕啥?既然能省心省钱,还比别人环保,那就是正路。这年头,实用才是王道,别太较真儿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